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
骄阳似火,炽热的光芒照耀着皖北大地。2025年7月18日,来自淮北师范大学的“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的志愿者怀揣着崇敬之心,踏上宿州烈士陵园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热土。作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站,此次实地研学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激扬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清晨时分,宿州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氛围便已扑面而来。步入陵园大门,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碑身镌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这一刻,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使命感在年轻学子心中交织共鸣。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前行,两侧松柏苍翠挺拔,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斗争岁月。在烈士墓区,一座座墓碑整齐排列,铭刻着不同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姓名与生平事迹。志愿者驻足凝视,指尖轻轻抚过碑文,那些鲜活的名字背后,是无数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篇章。“他们中最年轻的仅十几岁,却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他感慨道。
随后,志愿者走进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泛黄的照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生动再现了宿州地区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军装、一封饱含家国情怀的家书、一组记录战斗场景的老照片……每一件展品都如同时光的钥匙,打开尘封的记忆之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让他更加深切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正是无数先烈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参观过程中,志愿者特别关注到展区内展示的地方党史脉络。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游击战,再到解放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宿州儿女始终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这些发生在家乡土地上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红色基因就流淌在自己的血脉里。”他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既要铭记历史,更要主动肩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
宿州烈士陵园是皖北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葬着数百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烈士。近年来,陵园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正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的具体举措。
离开陵园时,志愿者站在烈士纪念碑前久久凝望。斑驳的光影投射在碑身上,恰似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印记。“这次参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坚定地说,“我们将把从英烈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随着“点亮八皖实践团”后续活动的持续推进,更多青年学子将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接续奋斗,让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