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淮师学子三下乡:数字赋能助力反诈宣传

时间:2025-07-28 22:58:04 关注: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对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数字化建设,2025年6月28日至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赋能红旅,筑梦乡村振兴”实践队赴安徽省淮北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合信息安全专业特色,通过智能设备科普、反诈宣传、数字助农及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等活动,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
  以案为鉴敲警钟,PPT宣讲揭骗局
  7月5日上午,4名实践队成员前往淮北市烈山区凤凰社区活动中心,实践团队的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天上不会掉馅饼,陌生电话要警惕!"实践队队长孙梓睿用当地方言亲切地向在场20多位老人问好。为了确保宣讲效果,孙梓睿和队员们提前两周就开始准备,他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发生在当地的真实诈骗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科普老人生活上的生活陷阱。
  宣讲会上,孙梓睿重点剖析了三种常见骗局:首先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她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详细讲解了骗子如何伪造证件、制造恐慌,最终骗取老人钱财的过程;其次是"中奖转账"骗局,她用流程图展示了骗子步步设套的伎俩;最后是近期高发的"养老投资"诈骗,她特别强调"高回报必然伴随高风险"的投资原则。
  图为实践队成员孙梓睿进行反诈宣传ppt的讲解。陈思宇摄
  案例拆解轻易懂,反诈宣讲贴人心
  考虑到部分老人对纯文字讲解接受度有限,讲解完ppt后,实践队成员迅速融入老年群体,化身“反诈宣讲员”,主动与老人围坐交流。画面里,两名成员侧身围站在老人身旁,手中宣传资料摊开,目光专注、语气轻柔。她们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诈骗案例,把“冒充公检法诈骗”里骗子伪造公文、恐吓威逼的套路,“养老保健品骗局”中虚假宣传、哄骗掏钱的手段,“虚假投资理财陷阱”里画饼高收益、实则卷钱跑的伎俩,用唠家常般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拆解。讲解时,还不忘反复叮嘱:“陌生电话说您涉嫌违法要转账,千万别信!碰到上门推销保健品的,别听那些‘包治百病’的瞎话!网上说投资能赚大钱的,多留个心眼!记住‘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您的‘钱袋子’就稳当!”
  图为实践队成员孙梓睿和刘妍与老人交谈。陈思宇摄
  入户宣传一对一,贴心讲解护平安
  7月6日,阳光炙热,两名实践队成员开始了他们的“敲门行动”。实践队员礼貌地向老人问好,并递上了反诈宣传资料。居民接过资料,认真阅读起来。实践队员耐心地向她讲解反诈知识,提醒她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下一家。敲开门后,一位老年居民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实践队员同样递上宣传资料,并向老人详细介绍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老人听得很认真,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就这样,两名实践队员一家接一家地进行宣传,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反诈防线。
  图为两名实践队成员前往老人家中进行反诈宣传。陈思宇摄
  夕阳西下,队员们收拾行装准备返校,但他们的反诈行动并未结束。团队已计划开学后继续通过线上平台推送反诈知识,并筹备寒假期间的第二轮宣传活动。正如队员薛雅婷所说:"守护老人的'钱袋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让诈骗无所遁形,让温情常驻夕阳。"
  (通讯员程志平)
  
作者:程志平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