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推文里的成长课

发布时间:2025-09-06 关注:

来源:“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信公众号不仅是传播信息的窗口,更成为连接社会、传递温暖的桥梁。作为团队中负责公众号制作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吴江龙桥衡悦"和"盛泽儿童关爱之家"等多个的公众号制作。从最初的懵懂摸索到如今的渐入佳境,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公众号不仅是简单的图文排版,更是社会责任与成长历练的载体。  每一次排版、每一张配图、每一句文案背后,都凝结着对受众的深刻理解与对内容的敬畏之心。
        卞富瑶讲解农耕知识的场景也给了我启发。现场视频中,她蹲下身与孩子们平视,用稻穗作教具的样子,生动诠释了"教育即生活"的真谛。虽然我未曾亲手触摸那些秧苗,但通过精心编排的图文视频,我同样参与了这场土地与心灵的对话。这或许就是新媒体编辑的特殊价值——我们不是现场的劳动者,却是劳动价值的传播者;我们不在田间地头,却能让教育的种子在更广阔的数字原野上生根发芽。
         整理"数字抱团"课程素材时,一组照片让我反复端详:几个孩子手忙脚乱地数着人数,脸上带着既着急又好笑的表情。这种真实的学习过程,远比那些摆拍的"完美瞬间"更打动人心。这次编辑经历让我明白,教育类公众号的价值不在于华丽的排版,而在于真实记录成长的过程。那些在游戏中自然流露的协作、包容、互助,才是最有教育意义的瞬间。
而在《长歌行》劝学诗课堂中,一张照片让我久久驻足: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一个小男孩正歪着头认真描摹"少壮不努力"的诗句。这个不经意的瞬间,完美诠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的温暖相遇。从颜欣雨讲解乐府背景时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到分析诗句时若有所思的表情,再到游戏环节绽放的笑脸。这种渐进式的教学设计,让古诗不再遥不可及。这次编辑经历让我明白,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焕发生机,需要找到恰当的现代表达。作为公众号编辑,我们不仅是活动的记录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那些在屏幕前跃动的诗句,那些在互动中传递的智慧,都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主题:光阴的故事,永远值得用心书写。
         公众号不仅是技能,更是责任与成长,回顾这段公众号制作的经历,我收获的远不止排版技巧和文案能力,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受众思维的重要性:无论是劝学诗、红色故事,还是农耕体验,只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才能让内容更具吸引力。创新表达的力量:历史可以很生动,古诗可以很有趣,劳动可以很有意义——关键在于如何用创新的方式呈现。传播的社会价值:一篇好的推文,不仅能传递信息,更能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甚至带动家庭和学校的互动。  
         在这个数字化日益深入的时代,线上社会实践同样能获得丰富的成长体验。虽然未能亲身感受吴江夏日的阳光,但在云端耕耘的日子里,我同样收获了知识的果实,见证了成长的美好。这段经历让  我更加确信:无论线上线下,只要用心投入,都能在社会实践的沃土中,培育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收获。作为学生,我们或许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但我们有真诚的态度和创新的热情。公众号制作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次次社会实践的缩影。未来,我希望继续用文字和画面记录更多有温度的故事,让每一次点击都成为成长的见证。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