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课堂播撒新知雨普法支教护航少年行
7月24日,阴雨连绵的天气未能阻挡支教课堂的热情。在清脆的上课铃声中,多堂特色支教课程同步开启,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注入温暖与力量,“七彩假期”系列活动与普法教育相得益彰,成为雨天里最动人的风景。
上午,“七彩假期”系列专题课之“美丽家园我行动”开课。支教队员林芷妍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眼神明亮的孩子们,以“我们身边有哪些自然朋友?又有哪些环境小麻烦?”的提问拉开序幕。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小手便如雨后春笋般举起,“有河流、森林!”“塑料袋会污染土地!”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瞬间点燃课堂氛围。随后,一段5分钟的动画视频生动演示了废纸如何变成再生纸、废塑料如何化身花盆,孩子们瞪大眼睛,不时发出“原来垃圾还能变宝贝”的惊叹。
图片1
为让知识落地,林芷妍设计了“垃圾分类接龙”游戏。“苹果核是什么垃圾?”“厨余垃圾!”第一个孩子回答后,第二个孩子也不甘示弱,课堂瞬间变成互动赛场。轮到后排的小雨时,她略显紧张地说“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在全班掌声中,她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最后的抢答环节更是激烈,孩子们索性站起举手,生怕老师看不到,教室里的欢笑声盖过了窗外的雨声。
图片2
下午4时,汉阳街道妇联与山东大学助力黔行支教队联合开展的普法课堂如期而至。“谁知道去野外池塘游泳有哪些危险?”授课老师抛出的问题让课堂安静下来,随后他结合当地曾发生的溺水案例,细致讲解“未知水源藏陷阱”“结伴戏水风险高”等安全常识,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有的还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在未成年人防侵害环节,老师通过情景模拟,教孩子们识别“危险信号”,牢记“遇到侵害要大声说不、及时告诉家长”,并现场演示了简单的自我保护动作,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可感可知。
图片3
图片4
雨仍在下,但教室的灯光下,知识的种子正悄然发芽。无论是垃圾分类课上孩子们对环保的懵懂认知,还是普法课堂上对安全的深刻理解,都让这个雨天的支教课堂充满意义。正如支教队队长所说:“我们希望用多元课程为孩子打开世界的窗口,让他们在成长路上既有守护环境的意识,更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