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助力黔行8.0 汉阳基层实践日记

发布时间:2025-08-29 关注:

来源:山东大学“助力黔行”团队

  助力黔行8.0|汉阳7.16日支教日记
  刘春辉
  在群山环抱的汉阳街道,阳光洒在儿童之家教室中。作为山东大学助力黔行汉阳街道支教队的一员,我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与传递美好的期许,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具意义的音乐课——认识合唱。
  图片1
  课上,多媒体设备上流淌出一曲曲动人的合唱旋律。《送别》的悠扬,仿佛将孩子们带到了那片亭中,眼神中满是憧憬与沉醉;《小白船》的温暖,让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纯真的笑容,仿佛彼此的距离也因这歌声愈发靠近。在欣赏过程中,我留意到角落里一个腼腆的小男孩,他原本紧抿的嘴唇,随着旋律微微开合。那一刻,我感觉音乐正悄然叩开他的心扉。
  一曲终了,余味悠长。我展开对合唱知识的讲解,用简单的比喻让他们理解多声部的魅力,就像不同颜色的丝线,共同织就一幅绚丽的锦缎。孩子们认真倾听,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问到他们平时有多少音乐课时,得到的答案却是一学期可能只有一节课,听到这里,我才意识到这样一节音乐课对他们而言有多么的宝贵,这更让我用最认真的态度全力投入到课程中,。
  图片2
  接着,便是发声练习环节。我挺直脊背,示范正确的发声姿势,孩子们纷纷效仿,一个个坐得笔直。当那一声声虽稚嫩却充满力量的声音响起,我心中满是感动。这声音,是他们对音乐的探索,是对未知的勇敢尝试。
  课堂上,孩子们练习多声部合唱时,他们刚开始不理解为什么不同声部要唱不一样的声调,我尝试带领他们去感受不同声部和声的美妙,有几个低声部的孩子总是被高声部的声调带跑,我弹着电子琴,一遍一遍的为他们纠正,当多声部重合在一起,高高低低的旋律不再有隔阂,而是汇成一条小溪流去,回荡在教室中,流过我们师生每一个人的心底,孩子们听到这样的和声,眼睛中更加自信,一开始害羞不敢唱的同学,也更大胆的出声歌唱,童声振振,暖人心房。
  这堂音乐课,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是心与心的交融。在这一方小小的教室里,合唱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们不同的世界。我看到了孩子们对音乐纯粹的热爱,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支教老师的价值。未来的日子,愿这和声之美,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走过成长的每一段路。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