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黔行8.0|文字灯火时代新意——山东大学助力黔行团队在金银山街道聆听文学讲座
2025年7月19日,贵州赫章汉阳支教团成员与金银山队员齐聚一堂,在金银山静心聆听著名作家叶辛带来的文学讲座。这场以“文字灯火映乌蒙,捕捉时代的新意”为主题的分享,让来自齐鲁大地的青年学子们在支教途中,与贵州的文学脉搏产生了深刻共鸣。
【图片1】
作为曾在贵州生活多年的“老贵州”,叶辛的讲座始终萦绕着对这片土地的赤诚。他开篇便坦言:“贵州的每寸土地都在讲故事,上千万百姓的日常里藏着最生动的创作密码。”从黔北的吊脚楼到黔南的梯田,从脱贫攻坚中的奋斗身影到新时代青年的追梦足迹,他细数贵州大地上的生活褶皱——既有山间炊烟里的平凡坚守,也有实验室灯光下的科学求索,这些真实而鲜活的图景,正是文学创作最宝贵的素材。
谈及贵州文学的现状,叶辛既欣慰又惋惜。他特别提到近年涌现的一批聚焦青年科学家群体的作品,认为这类书写突破了对贵州“偏远”的刻板印象,展现了这片土地上蓬勃的时代精神,“当实验室的仪器声与山间的鸟鸣共振,这样的故事本身就充满力量”。同时,他也为本土优秀作家的“藏在深闺”而感慨:“贵州有太多像‘潜伏’的写作者,他们的文字比金银山的矿石更珍贵,却少有人知晓。”他呼吁,要让这些扎根土地的作品走出大山,让全国读者看见贵州文学的多元面貌。
【图片2】
讲座现场,山东大学支教队员全程专注聆听,用手机留存贵州民俗、作家故事等资料。当叶辛谈及扎根土地创作与时代主题作品时,队员们目光专注,展现出对内容的深度关注。
队员们表示深受启发,认为讲座不仅让他们认识到贵州丰富的创作资源,更明晰了支教的深层意义——既是知识传递,也是对乡土人文的体察。大家计划以细腻视角记录支教点滴,并考虑引导学生了解本土文学,为后续工作注入新思路。
【图片3】
接下来,汉阳队在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与金银山队员交流学习。大家针对支教中遇到的诸如资源短缺、学生基础差异大等难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通过交流,大家增进了对支教工作的理解,也形成了不少合作共识,将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教育帮扶工作,让支教成效更显著,共同助力孩子们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