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屏前勤耕耘,实践获感悟

发布时间:2025-08-24 关注:

来源:“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绿芽”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旅程,生动诠释了"志愿服务暖人心,知识传递促成长"的美好内涵。
      苏州智慧生态课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苏州智慧生态课聚焦于智慧生态这一核心概念,其内容丰富多元,涵盖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在生态环境监测、分析和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地参观如浦江源太湖蟹生态养殖示范园等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智慧农业的先进成果,如收菜机器人灵活作业、监控中心实时掌握大闸蟹生长情况等。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运用科技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借助数字乡村客厅等场景,拓展学生对智慧生态在乡村建设等领域应用的认知。课程还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欲,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生态瓶制作的目的和意义
      生态瓶制作具有重要的教育与实践意义。它是一个模拟生态系统的小型密闭容器,融合了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元素,能让我们直观地观察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通过制作生态瓶,可深入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紧密联系。生态瓶为研究生态系统提供了便捷平台,有助于我们探索生态平衡的维持机制,为保护自然环境积累科学经验。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对生态学的兴趣与探索精神,提升环保意识。
      生态瓶制作过程回顾
      准备材料和工具
      制作生态瓶,首先得准备合适的容器,像透明的玻璃瓶、塑料瓶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小依据需求而定。植物方面,可挑选水草、绿藻等水生植物,它们能为生态瓶提供氧气和食物。动物的话,像水蜗牛、小鱼、小虾等水生小动物比较适宜,它们作为消费者,能维持生态瓶内的物质循环。还需要准备底泥、粗沙和细石,为植物提供生长基质,同时模拟自然水底环境。工具上,剪刀用于裁剪容器,纱网可用于过滤沙子,自来水需提前静置24小时,以去除其中的氯等对生物有害的物质。这些材料和工具齐备后,就能为构建生态瓶打下良好基础。
      构建生态系统
      构建生态瓶的生态系统,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比例。先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粗沙和细石,厚度约3-5厘米,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并模拟水底环境。接着放入适量底泥,其上种植水草、绿藻等植物,注意植物种类和数量要适中,以免过度竞争资源。然后缓缓注入提前静置的自来水,水位约占容器体积的四分之三。等待一段时间,让水体稳定后再放入水生小动物,如两只水蜗牛等。动物数量也要控制得当,与植物数量保持一定比例,以确保生态瓶内食物链和物质循环的平衡。各个元素之间要相互协调,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排泄物为植物提供养分,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记录观察结果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观察和记录其运行情况至关重要。观察可从多个维度进行,首先是植物的生长状况,看水草、绿藻等是否茁壮,有无枯黄或生长过旺的现象。动物方面,关注它们的活跃程度、进食情况以及是否有异常行为,如是否出现死亡等。水体状况也不能忽视,观察水的清澈度,是否有异味、变色等。记录方式可以多样化,每天定时记录植物高度、动物数量、水体情况等数据,并用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还可借助拍照、录像等手段,保留生态瓶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通过对这些观察记录的整理和分析,能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瓶内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生态瓶的平衡与稳定。
      课程与制作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
      在苏州智慧生态课的学习与生态瓶制作过程中,挑战无处不在。生态平衡的维持堪称难题,初期生态瓶常出现植物疯长、动物死亡、水质恶化等问题。植物疯长可能是因为光照过强或养分过多,导致其过度消耗氧气,影响动物生存;动物死亡多与食物缺乏、氧气不足或水质不适有关;水质恶化则是微生物活动失衡、污染物积累的结果。
      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合理控制光照,将其置于散射光充足且避免直射的地方。定期监测水质,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及时更换部分水以保持清洁。在动植物选择上,要挑选适应性强的种类,并严格控制数量,遵循生态瓶内食物链和物质循环的平衡原则。还可增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帮助分解有害物质,促进生态平衡。
      个人收获和体会
      参与苏州智慧生态课和生态瓶制作活动,让我收获颇丰。环保意识得到了极大提升,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脆弱且珍贵。课堂上看到的智慧生态案例,以及亲手制作的生态瓶,都让我明白每一个生物和环境因素都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任何破坏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实践能力也有了显著进步。从准备生态瓶材料到构建生态系统,再到观察记录,每一个环节都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过程,也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探索。团队协作能力也有所增强,与同学共同讨论、分享经验,使生态瓶制作更加顺利。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我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活动意义总结
       苏州智慧生态课与生态瓶制作活动意义非凡。在学习上,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以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智慧生态与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提升了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从环保层面看,智慧生态课展示了现代科技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关注与热情;生态瓶制作则让参与者直观感受生态平衡的微妙,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感。活动中,学生还锻炼了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等多方面能力,为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教学 包佳敏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