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网络安全兴趣实践小组:以赛育人,培养新时代网安卫士

发布时间:2025-08-05 关注:

来源:施运祺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国家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大学网络安全兴趣实践小组(以下简称“网安小组”)以学科竞赛为核心,通过“理论学习+实战演练+竞赛检验”的培养模式,打造了一支技术扎实、实战能力突出的网络安全队伍。。  
 
以赛促学: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
网安小组采用“基础培训—专项提升—竞赛实战”的三阶段培养模式,确保成员从入门到精通的系统性成长。每周定期开展技术沙龙,涵盖Web安全、逆向工程、密码学、二进制漏洞利用等核心领域,并辅以CTF(Capture The Flag)模拟赛强化实战能力。  

表 1实战案例
“我们的培训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直接对标竞赛真题。”小组技术负责人介绍。例如,在讲解缓冲区溢出漏洞时,成员需在实验环境中复现漏洞并编写利用代码,最终在模拟赛中完成攻防对抗。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极大提升了成员的技术转化能力。  
 
实战锤炼:在竞赛中检验真功夫
竞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佳试金石。“比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的考验。”获奖队员回忆道。成员需快速分析陌生系统、定位漏洞并编写利用脚本,这对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为此,小组定期组织“红蓝对抗”演练,模拟真实攻防场景,确保成员在高压环境下仍能保持高效解题能力。  

表 2比赛实例
 传承创新:打造可持续发展团队
为确保团队长期竞争力,网安小组建立了“老带新”的传承机制。高年级队员担任技术导师,为新成员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赛后组织技术复盘会,将竞赛经验转化为内部培训案例。此外,小组还与知名网络安全企业合作,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帮助成员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会了技术,更学会了如何团队协作、如何快速学习新知识。”

表 3团队会议
未来展望:从竞赛场走向社会大舞台
随着网络安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网安小组计划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包括开设校园网络安全公开课、组建校园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团队,并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拿奖,更是培养能够真正守护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指导老师表示。未来,网安小组将继续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为国家网络安全事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