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红色研学践使命,薪火相传守初心

发布时间:2025-08-05 关注:

来源:“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活动。在团队学生党员的带领下,少先队员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周恩来纪念馆,通过参观主馆珍贵史料、瞻仰铜像广场、参与附馆互动体验,近距离体悟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与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这场沉浸式的红色研学之旅,既让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更让青年党员在讲解服务中重温初心使命,真正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
活动伊始,庄严肃穆的周恩来铜像广场上,实践团队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纪念仪式。学生党员代表向孩子们讲述铜像的象征意义:高7.8米的设计呼应总理78年的人生历程,基座四周的四组浮雕,分别展现总理在青年求学、革命斗争、国家建设和外交工作四个时期的卓越贡献。党员志愿者特别说明,铜像面朝东方,寓意总理始终心系祖国发展。讲解过程中,孩子们专注聆听,不时记录要点。随后,全体人员在铜像前整齐列队,向铜像行少先队礼,以此表达对周总理的崇高敬意。

在“主馆人民总理周恩来”基本陈列展区,孩子们依次参观了“求学励志”、“革命历程”、“建设伟业”和“晚年岁月”四个主题展区。展区内500余件珍贵文物,生动勾勒出周总理光辉的一生。在“革命历程”展区,学生党员重点讲解了一件特殊展品——周总理穿了几十年的军装。这件军装整齐缀着18个补丁,袖口和领口虽磨损严重,却浆洗得洁净如新。学生党员告诉孩子们,这件军装正是总理勤俭节约生活作风的生动见证。
展区最后一部分陈列着周总理的工资单与家庭开支账本。账本上一笔笔收支记录得详尽清晰,其中不乏捐助困难同志的款项。学生党员向孩子们介绍,总理每月都将工资的三分之一用于帮助他人,自己却始终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学生党员带领少先队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互动式学习活动,让红色精神在实践体验中得以传承。在“周总理的一天”情景体验区,孩子们化身“小总理”,模拟批阅文件、接待群众等工作场景,声临其境感受总理忙碌而充实的日常。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书法体验区,党员耐心指导少先队员临摹总理手迹,随后大家将作品制作成纪念书签,留存这份独特的红色记忆。
来到文物互动区,孩子们亲手触摸总理遗物的复制品,仔细观察补丁睡衣、旧眼镜等实物细节,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艰苦朴素却意义非凡的岁月。红色故事会上,学生党员以“你问我答”的形式,生动讲解总理生平事迹,还组织孩子们分组创作“我心中的周爷爷”主题绘画,用画笔勾勒出他们心中总理的光辉形象。活动特别设置了“时空信箱”环节,少先队员们纷纷提笔写下想对总理说的心里话,将崇敬与思念融入字里行间。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齐聚纪念馆前,举行简短而庄重的宣誓仪式,重温入队誓词,合唱红色歌曲。通过这些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形式,学生党员引领少先队员在实践体验中深刻感悟周恩来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在周恩来纪念馆外的自然环境中,学生党员还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在纪念馆周边的纪念园区,党员带领孩子们观察记录不同季节的植被变化,认识总理生前喜爱的海棠、梅花等植物;沿着馆外“总理足迹”步道,队员们动手绘制简易路线图;登上观景平台,大家参与“最美视角”摄影活动,用镜头定格纪念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景致。党员指导少先队员采集落叶、花瓣等自然素材,精心制作“四季的思念”主题植物标本册。这些户外实践活动将自然教育与红色教育相融合,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悟周总理热爱自然、崇尚简朴的生活态度,进一步深化对伟人精神的理解。
此次“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红色研学活动,通过馆内参观感悟、互动体验传承与户外实践延伸,让周恩来总理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在青年党员与少先队员心中形成共鸣。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播下了红色种子,更让青年一代在传承中筑牢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使命,让伟人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持久生命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