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七月的清风拂过张家港的树梢,将夏的热烈揉进童真的笑语里。这一天,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带着精心筹备的暖意,与张家港市城市管理局并肩,为暑托班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城市小主人”的实践之旅。晨光中,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与孩子们雀跃的脚步相遇,让责任的种子在蝉鸣声声的夏日里,伴着知识与欢笑悄然扎根。
小城管担大责 角色体验悟担当
活动场地的清晨,早已被志愿者装点得童趣盎然。彩色胶带勾勒的“街道”上,迷你自行车、卡通商铺模型错落有致。孩子们戴上“城市小管家”徽章,手持文明劝导旗,化身城市秩序守护者。“叔叔,自行车要停进白线里哦!”小女孩仰着小脸劝导“违规停放者”;几个男孩分工合作,有的归置“乱摆摊位”,有的捡拾“路面垃圾”。扮演商户的志愿者故意“占道经营”,孩子们围上来轻声劝说:“这样走路会不方便,我们帮您挪到里面吧。”稚嫩的举动里,藏着对责任的认真。活动后,男孩在日记里写道:“城管叔叔像超人,让城市变整齐,我也要学他们守规矩。”简单的文字,是担当意识在童真中萌芽的见证。
小课堂传大爱 分类实践植环保
垃圾分类课堂成了热闹的“魔法乐园”。四色卡纸垃圾桶立在中央,写满垃圾名称的卡片静待“回家”。志愿者用动画讲透分类意义,一场“垃圾归位赛”就此展开。“电池是有害垃圾,要进红色桶!”扎马尾的女孩举着卡片大喊;遇到“过期面包”这类难题,孩子们凑成小团体讨论:“老师说厨余垃圾能变肥料,这个应该放绿色桶!”户外实践时,孩子们更是化身“环保小卫士”,公园散步时主动捡起纸屑,还会纠正路人的投放错误。“我要教爸爸妈妈分类!”活动结束,孩子们抱着手册不肯放。环保的种子,已在趣味互动中悄悄发芽。
小探秘识大智 水利研学守碧水
水利局展厅里,孩子们被水质监测设备深深吸引。透明管道中清水流淌,屏幕上数据跳动,工程师手持检测仪讲解:“自来水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才变干净。”孩子们围在水样展台前,对比清澈与浑浊的区别,小脸上满是惊叹。“如果垃圾掉进河里,小鱼会生病吗?”男孩的提问让工程师动容。回程路过河岸,孩子们自发捡起路边杂物:“不能让垃圾污染河水!”对水资源的珍视,在研学中化作守护的决心,如涟漪般在心中扩散。
小互动启大梦 科技体验向未来
智能机器人登场瞬间,现场掌声雷动。机器人灵活转动“手臂”捡拾垃圾模型,用清脆声音回应提问:“我能巡逻街道、监测环境哦。”孩子们围着机器人摸“手臂”、问功能:“能帮我们分类垃圾吗?”“未来城市会有更多机器人吗?”志愿者笑着答:“科技让城市更好,但更需大家用心守护。”女孩攥着机器人贴纸说:“我要发明环保机器人!”童真的梦想,在科技之光中闪闪发亮。
小约定赴大成长 双向奔赴绽光芒
夕阳为活动画上句点,成长却在心中延续。这次活动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成长课:角色体验懂责任,分类实践传环保,水利研学知守护,科技互动燃梦想。点滴收获,终将长成守护城市的力量。也是志愿者们的一次温暖的修行。孩子们的认真与热情,让他们读懂教育的意义;筹备中的协作、教学中的应变,更让实践能力悄然提升。
夏日的约定虽落幕,双向成长的故事正续写。相信这些“城市小主人”终将长成守护者,志愿者也会带着这份感动,在志愿路上继续播撒爱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