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西南石油大学“能源寻根”实践队抵达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的甘肃玉门老君庙,开展以“追寻石油根脉,传承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探访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发源地,深刻感悟石油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
实践队首站来到玉门油田老一井纪念地。1939年,中国第一口工业化油井——老君庙一号井在此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起步。在抗战和建国初期,玉门油矿为国家能源供应和石油工业体系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队员们驻足并认真聆听讲解,感受那段艰苦而光辉的石油创业史。
实践队员抵达玉门油田老一井前
随后,团队参观了老君庙油田冲断带采油平台,了解油田的地质结构与开采历程,直观认识石油工业从勘探到生产的真实场景与技术发展。
队员参观老君庙油田采油平台
在油城公园,“铁人”王进喜雕像巍然屹立,静静述说着石油先驱的奉献与坚守。王进喜同志作为中国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其“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壮志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队员。
铁人王进喜雕像
实践队还专程参观了王进喜故居纪念馆。馆内陈列了大量历史图片、实物和文献,全面展示了王进喜的生平事迹与玉门油田的发展历程。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激励后来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灯塔。
自上世纪50年代起,玉门油田肩负起“石油摇篮”的时代使命,先后向大庆、胜利、长庆等全国20多个油田输送了十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骨干,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玉门精神播撒至全国各地。
通过此次玉门之行,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石油工业起源的认识,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大家表示,要将“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融入今后的学习与科研中,坚定“能源报国”的理想追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石大精神,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能源人才。
作者:王柳岩 柴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