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香漫野绘振兴蓝图 旅动新篇奏融合华章
发布时间:2025-09-04 关注:
来源:张宇忻
橘源绿创队:橘香漫野绘振兴蓝图 旅动新篇奏融合华章
为深入了解乡村农旅产业发展现状,探索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8月1日至8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重庆忠县“探寻‘柑橘+’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团奔赴多地,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田间考察等形式,开展专项调研活动,用专业视角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科技赋能循环链 零废弃里觅真金
团队深入派森百柑橘加工厂,实地考察现代化橙汁生产线。在宣传视频上,从柑橘清洗、多级筛选到榨汁取浆,从高温杀菌、酸度检测到调配均质、无菌灌装,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智能化与标准化管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个加工过程实现了零废弃综合利用:果肉制成浓缩果汁,果皮加工成橙皮丁,剩余皮渣则转化为有机饲料和肥料。团队成员还参观了配套的皮渣处理厂,详细了解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深切感受到循环农业的经济与生态双重价值。
在柑橘时空馆,团队成员系统了解派森百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忠县柑橘产业的百年变迁。展馆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和实物展陈,生动展现了柑橘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古代贡品到现代产业链的演变过程。馆内特别设置了品种展示区、病虫害标本区和土壤对比实验区,直观展示了育苗专用土与皮渣施肥土的效果差异。团队成员还仔细观看了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规划沙盘,并品尝了派森百公司开发的系列产品,包括鲜榨橙汁、柑橘蜂蜜、陈皮丁、柑橘酒等,深切体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田园综体展画卷 民意如潮促融合
紧接着团队对双柏村进行了全面实地调研。在智慧果园,科技赋能精细管理;在青龙湖湿地公园,生态美景沁人心脾;在桃李梦园,成片的桃树李树长势喜人,与柑橘林相映成趣,展现出多元果品发展的潜力;在龙井堡观景台,视野开阔,可将田园综合体美景尽收眼底;沿马拉松环道行走,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这条集运动、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赛道。但遗憾的是糖果小镇目前处于闲置状态,其色彩斑斓的建筑和独特造型仍能让队员们想象到昔日的童趣氛围,团队对其未来盘活利用也进行了初步讨论,希望再今后糖果乐园能再次“活”过来。
在实地调研完后,团队再次回访双柏村,与村民深入交流农旅融合发展意愿。村民们纷纷表示,近年来村容村貌改善和旅游设施建设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户愿意积极配合政府规划,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民宿经营、农产品销售等旅游配套服务。多位村民提到:"希望咱们双柏能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农旅融合示范村,让更多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好,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村两委也表示,将积极吸纳村民意见,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规划,强化产业联动和利益共享机制,真正让农旅融合成果惠及每家每户。
林下生金新模式 复合种植增效益
炎炎夏日,烈日当火,却丝毫未能阻挡西农实践队员们探求真知的脚步。团队最终抵达忠县汝溪镇扇子坪,深入洋寺聚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开展对这一创新农业模式的实地调研。此处推出的“柑橘+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正以其显著的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成为区域农业转型中的一抹亮色。
在连绵起伏的丘陵间,柑橘树整齐排列、绿意盎然,林下并非寻常杂草或裸露黄土,而是生长着一种名为“虎杖”的中药材。企业负责人张晓洪热情地向团队介绍,虎杖不仅根系发达、固土保水效果显著,其根茎更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价格稳定攀升。
这一“一层柑橘、一层药材”的立体经营模式,极大提升了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价值。不仅如此,该模式还在当地形成了明显的就业带动效应。从虎杖的种植、日常管护,到成熟后的采挖、初加工等环节,皆需大量劳动力,因此吸引了周边众多农户参与其中。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获得稳定收入,小小虎杖正悄然变成乡亲们眼中的“黄金苗”。这一项目不仅经济效益显著,更体现出良好的生态价值。虎杖茎叶茂密,有效抑制林下杂草,减少除草剂使用;其深根特性增强了土壤通透性,改善了柑橘根系的生长环境,形成“以种代管、生态共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