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农民文学探索:驻足咸阳街道,了解市民看法

发布时间:2025-08-28 关注: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杜豫贞

    7月15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三下乡”项目“觅泥土馨香,寻秦川犁笔”实践团,赴咸阳开启实践之旅第二站,着眼于咸阳农民文学发展。团队先沿路调查当地市民对本地农民文学的认知与发展看法,挖掘农民文学故事,助力本土文化传播。
 图为实践团成员沿路采访市民  通讯员 赖屿楦 摄
    实践团成员们带着提前设计好的问卷与访谈提纲,分散在辖区内的多个点位——从热闹的便民市场旁,到安静的小区出入口,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市民展开调研。他们耐心地向过往行人介绍此次调查的目的,邀请大家参与问卷填写与交流,试图从多元视角勾勒出市民对本地农民文学的认知图景。
    实践团成员在与市民的交流中,不少生动的观点逐渐浮现。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女士,听闻实践团的调研主题后,主动停下脚步分享自己的经历。她坦言自己是个文学爱好者,闲暇时总爱捧着书阅读,对于咸阳本地的农民作家也有所了解,“像王连生、苦果这些作家的名字,我都有印象”。更特别的是,王女士曾在两年前参与过本地文化馆组织的农民文学创作扶持活动,负责协助整理作家手稿与创作素材,这段经历让她对农民文学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感触。“咸阳的农民文学里藏着咱本地的烟火气,我特别期待它能发展得更好”,王女士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咸阳的旅游业做得不错,要是能把农民文学和旅游结合起来,比如在景区里设置农民文学作品展示区,或者推出带文学元素的文创产品,说不定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份本土文化”。
    另一边,团队调查了路过市场购买蔬菜的退休老干部张大叔,听到“农民文学”四个字时,先是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坦诚地说:“我平时看的大多是历史类和时政类的书,接触农民文学确实少。”不过,当实践团成员向他介绍咸阳农民作家的创作故事,以及作品中描绘的关中乡村生活时,张大叔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主动向调查团的成员问起咸阳当地有哪些农民文学作家及作品,随即笑着说道:“原来咱咸阳还有这么多写农村故事的作家,这是好事啊。”他眼神里满是期待,连连点头,赞许着:“希望这些文学作品能好好发展,如果能大力推广咸阳当地的农民文学,也好让更多人了解咱咸阳的农村变化。”
    随着调研的推进,实践团成员们也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尽管咸阳本地的农民文学在文学圈内已积累了一定影响力,不少作家的作品还曾在省市级文学期刊发表,但在普通市民群体中,它的“存在感”仍显不足。统计回收的有效问卷后发现,仅有较少数的市民表示“听说过咸阳本地农民文学”,甚至有部分年轻市民直言“第一次听说农民文学这个概念”。这样的调研结果,让实践团成员更清晰地认识到,咸阳农民文学在大众普及层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而此次收集到的市民看法与期待,也为团队后续开展文化传播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民意基础。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