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0 关注:
来源:磷光同行实践队
运河纵贯南北,文化融汇东西
千年运河,一河通南北,一脉润万民。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号角下,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磷光同行实践队”于7月2日-14日以运河为经纬,从涟水港埠到喀什草湖,再到徐州古闸,一路追寻各族儿女因水而聚、因河而兴的交融印记,用脚步丈量“水脉—文脉—国脉”的融合之路。
“磷光同行实践队”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围绕“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坚韧不拔”的运河精神如何驱动企业全球化创新开展深度调研。调研期间,团队系统观察了当地“以文化赋能产业、以产业厚植文化”的双轮驱动战略,并以数学算法为切入点,实证其贯通古今、融会智慧的关键桥梁作用,全面呈现了文化与产业协同共生的生动范式。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企业负责人供图:陆昕成
团队循丝绸之路西进,抵达新疆喀什岳普湖县荒漠化防治工程现场,记录汉族项目管理人员统筹规划、各族技术工人协同作业、共筑输水管网的民族团结实践,全景呈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深刻体悟“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运河文化精神润泽边疆、凝聚多元一体共富格局的时代意蕴。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工程现场供图:李丛峻
终抵徐州,团队循京杭运河徐州段开展“以运河为纽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旨”的深度研学:自蔺家坝船闸溯航运脉络,访谈民生变迁;至孟家沟港考察工业岸线蝶变为生态湿地的绿色转型;再赴苏电社区研习香包非遗技艺,于丰财街道“红石榴”家园体悟家风传承与社区治理融合。一路行思,系统揭示了古老运河在新时代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生动实践的历史—现实逻辑。
(通讯员:杨宇浩 吴悠 陆昕成)
图为蔺家坝船闸研究所所长为团队成员介绍船闸供图:吴悠
图为团队成员在孟家沟港合影供图:杨宇浩
图为香包非遗传承人介绍香包技艺供图:杨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