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脱毒薯苗推广与乡村振兴实践行——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深入乡村田间,开展脱毒薯苗推广以及烟薯间作种植模式的实践与调研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农学院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红薯与烟草的种植田间,亲身体验农事操作。他们弯腰仔细查看薯苗的生长情况,使用工具进行土地的翻耕,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农业生产的技能。

活动期间,师生们还针对烟薯间作这一种植模式展开了深入调研。学生们认真记录烟薯间作模式下作物的生长数据, 与当地种植户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为了更好地推广脱毒薯苗和烟薯间作模式,师生们还组织了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老师们向种植户详细讲解脱毒薯苗的优势,包括抗病毒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以及烟薯间作的种植要点和田间管理技术。种植户们纷纷表示,这些技术培训非常实用,解决了他们在种植过程中的很多困惑。

在实验室里,同学们也开启了对红薯性状的精细测量。他们专注于红薯外观、品质等指标检测,用专业操作挖掘品种特性,为后续种植优化积累数据 。

此次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通过脱毒薯苗的推广和烟薯间作模式的应用,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高校的智慧和力量。未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还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需求,开展更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让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