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运河畔书写民族交融新篇:南财大学生探索千年水道里的团结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10 关注:

来源:磷光同行实践队

  运河畔书写民族交融新篇:南财大学生探索千年水道里的团结密码
  
  苏州常熟讯7月18日至20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磷光同行”实践团奔赴常熟市小义村归城实践站,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学子们以“大运河文化与民族团结”为轴心,深入探索这条千年水道如何滋养民族交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
  
  图为数院学子精准扶贫杨宇浩供图
  踏古寻脉,触摸交融的河魂
  7月18日,实践团一抵达便扎进小义村的历史肌理。在村干部引领下,队员们顶着烈日沿运河故道徒步考察,水闸古桥的斑驳印痕无声诉说着这条“流动文化纽带”曾如何串联起南北商贸、聚落发展与多民族共生的历史图景。实践站内的地方志书与村中长者的口述记忆交织,重现了昔日各族居民依河而居、和谐共生的鲜活场景。
  
  图为修整古运河航道所发掘的文物吴悠供图
  深访暖心,聆听交融的脉动
  7月19日的行程聚焦当下。实践团成员陆昕成带着慰问品深入村民龚铭杨家中,聆听这个普通家庭与大运河世代相依的故事,感受运河畔各族邻里间质朴的互助温情。随后,团队走访当地特色农场,调研运河水土如何孕育特色农业品牌,并切实带动包括多民族村民在内的就业增收。在归城实践站会议室,一场与村党支部书记的深度对话,揭开了大运河文化如何塑造小义村集体认同、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融入乡村振兴蓝图的基层实践密码。
  
  图为当地特色稻米实践基地杨宇浩供图
  青春聚力,播撒交融的星火
  7月20日,实践团将数日所得转化为生动实践。在实践站,成员们以龚铭杨家庭故事、运河历史记忆和书记访谈精华为素材,向村民和孩子们展开主题宣讲,让大运河承载的融合精神浸润人心。随后的“运河情·民族亲”联谊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掰手腕赛的喝彩声、即兴歌舞的韵律、自助餐席间的笑语,汇成一曲多民族亲如一家的欢歌。活动尾声,团队已着手规划成果转化,力图通过宣传册、微视频等载体,讲好这条河与两岸人共同书写的交融发展故事。
  
  图为举办友谊掰手腕比赛陆昕成供图
  小义村党支部书记在访谈中指出:“运河是根脉,更是纽带。我们将继续深挖其文化价值,让它在促进民族团结、驱动乡村振兴中焕发更强生命力。”三天躬行,南财学子们以脚步丈量运河文脉,用心灵感知民族深情。流淌千年的运河水,不仅映照出中华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纵深,更在青年一代的探寻中,激荡着构建共有精神家园、赋能乡村发展的时代回响。(供稿人南京财经大学 杨宇浩  吴悠  陆昕成)
  
  图为志愿者合影陆昕成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