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调研团赴段园镇开展葡萄产业专项调研活动
时间:2025-07-22 22:37:04 关注:
6月28日,淮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乡土经济观察团”10名同学共赴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开展为期一天的“三下乡”实践调研。此次活动以当地葡萄种植产业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走访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快速掌握产业发展现状与民生基本需求,为后续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葡萄种植基地:产业基础扎实但瓶颈凸显
上午9时许,实践团抵达段园镇大庄村葡萄种植基地。作为当地特色产业,葡萄种植覆盖全镇多数农户,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现场可见,连片的葡萄藤沿架有序分布,成熟果实饱满紧实,农户正进行采摘、分拣等作业。
“本地葡萄品质优良,但品种结构相对单一,传统品种占比偏高,高端品种推广范围有限。”基地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销售环节仍以线下批发为主,收购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农户议价能力较弱。一位正在劳作的农户补充道:“种植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多依赖经验,有时会影响果实品质稳定性。”
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基地灌溉设施较为简易,标准化程度不足;采摘后处理及包装环节简陋,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这些信息被详细记录,作为分析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依据。
入户走访调研:民生诉求与发展期盼清晰呈现
上午11时,实践团分3组前往段园村、牛眠村开展入户走访,计划完成20余份有效问卷回收。在与村民的面对面交流中,葡萄产业发展及生产生活的具体情况逐渐清晰。
“葡萄种植收入基本能覆盖家庭日常开销,但存在销售渠道单一、运输不便等问题。”一位村民向队员们展示家中分拣好的葡萄,“田间道路条件较差,雨天泥泞难行,果实运输成本较高;且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劳动力相对短缺。”队员们在问卷中详细记录这些情况,并标注为重点关注问题。
走访中,村民对新型销售模式的需求较为突出。多位农户表示,虽知晓电商销售可提升收益,但缺乏相关技能与指导,难以自主开展。队员们结合案例,现场演示了短视频拍摄、线上展示等基础操作,建议村民通过直观呈现种植过程吸引消费者。
此外,调研发现村民对公共服务有一定期待,希望能改善村内文化活动设施,丰富农闲生活。
调研总结:初步建议与实践成效
下午3时,实践团结合当日调研情况形成初步结论与建议。针对葡萄产业,建议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引进适配本地的高端品种,优化种植结构;二是对接电商平台,开展针对性培训,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提升种植标准化水平。
关于民生改善,建议优先推进田间道路硬化,降低运输成本;利用村内现有空间,增设简易文化设施,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村委会工作人员对调研成果表示认可,认为建议贴合实际,具有参考价值。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此次短期调研虽时间有限,但队员们通过深入一线,直观了解了乡村产业发展与民生需求,为后续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方案积累了一手资料,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
(通讯员 彭章耀)
作者:彭章耀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