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智绘云旅,心聆旅意”三下乡团队】以AI赋能文旅 用青春服务民生

时间:2025-07-22 22:49:13 关注:
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智慧旅游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为响应《“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促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号召,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绘云旅”团队积极行动。7月20日至21日,7名同学奔赴六安市金安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紧扣“新时代人民对于AI助手解决旅游问题现状”主题,通过“问卷+访谈+座谈”模式,深入四大核心场景收集有效问卷400余份、一手观点300余条,为“AI+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基层参考。


图一:团队成员们在东成都社区调查居民对旅游AI助手的了解与建议

社区调研:适老需求突出,鸿沟亟待填补
7月20日清晨,团队首站来到东城都社区,聚焦不同年龄群体的AI使用差异。数据显示,社区40岁以下居民AI使用率达63%,60岁以上仅为17%,年龄鸿沟显著。老年群体反映操作复杂、方言识别不足、缺乏人工兜底等问题,126人希望增加方言功能,92人期待紧急转人工服务。社区提出老年游学需AI规划无障碍路线,减轻人工踩点压力,凸显适老化改造的紧迫性。

校园走访:毕业生盼个性服务,推荐同质化待解
20日下午,团队在六安中学调研高考毕业生的AI使用体验。82%的毕业生用过AI旅游工具,主要用于查攻略和社交分享,但仅19%表示“非常满意”。毕业生普遍吐槽AI推荐同质化严重,对饮食禁忌等个性化需求响应不足,且忽略景点票务、便民设施等细节。团队发现,毕业生对个性化行程、小众景点挖掘等需求强烈,与传统旅游需求差异明显。


图二:高中生通过填写线上调查问卷,表达自己对旅游AI助手的看法

车站调研:信息滞后成痛点,实时联动需加强
7月21日上午,团队在六安站调研交通场景AI应用问题。站内智能客服本地化问题准确率仅约60%,旅客反馈集中在场景衔接不足、信息滞后(如列车晚点未更新)、应答机械等方面。85%的旅客希望AI接入12306实时数据,78%期待多语种服务,68%建议联动车站广播推送提醒。团队指出,交通枢纽AI需突破“信息孤岛”,实现与调度系统、本地服务的实时互通。

商圈走访:消费融合呼声高,场景服务待细化
21日下午,团队在六安万达广场调研商业场景的AI需求。83%的受访者期待AI整合商场优惠与旅游规划,77%希望实时更新商圈至景区交通信息。亲子家庭呼吁“分龄推荐”景点,并标注婴儿车租赁等配套设施。消费者反映,现有AI对餐饮口味适配、儿童友好度等细节关注不足,亟需更贴近生活的“旅游+消费”一站式服务。


图三:团队成员向民众介绍旅游AI助手

总结展望:深化调研促成果转化
团队梳理数据发现,各场景需求差异为AI迭代指明方向。据悉,团队将持续深入景区、文旅局等单位,计划形成《AI旅游助手用户需求白皮书》《六安市智慧旅游发展建议报告》,通过学校平台发布报道推动成果转化。指导教师荆慧表示:“让每个群体感受技术温度,正是此次实践的意义所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收集了基层需求,更让大学生践行了“科技为民”的理念。
作者:江璐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24级智能科学与技术班团支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