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红心研墨”团队在苏州图书馆北馆开展绘本创意延伸实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纪实(25)

发布时间:2025-08-31 关注:

来源:张心颖 杨娇

8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团队在苏州图书馆北馆开展“绘本+创意·解锁阅读新玩法”实践活动。团队大学生依托馆内绘本资源,通过手工制作、漫画创作、剧情续写等形式,引导儿童将阅读体验转化为创意表达,在实践中探索“阅读+实践”的融合路径。
8月17日上午,苏州图书馆北馆的创意工坊里,“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们正协助孩子们用彩纸制作《彩虹色的花》中的花朵造型。这是团队结合馆内同名绘本设计的创意延伸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同时感受图书馆不仅是读书的地方,也是创意实践的空间。
活动前,团队从苏州图书馆北馆的儿童绘本区精选了5本适合创意延伸的书籍,每本书配套设计了2-3个实践环节。《好饿的毛毛虫》对应“水果拼贴画”,孩子们用图书馆提供的彩色卡纸拼出毛毛虫吃过的食物;《小黑鱼》搭配“集体创作漫画”,大家分工画出不同场景,最终拼合成完整故事;《爱心树》则开展“感恩卡片”制作,孩子们将想对家人说的话写在卡片上,这些卡片后续将由图书馆代为寄出。
实践中,志愿者们注重引导孩子们结合绘本内容进行创意发挥。在制作《三只小猪》的“房屋模型”时,有孩子提出“要给房子加一个游泳池”,志愿者没有否定,而是询问“游泳池能给小猪们带来什么帮助”,让创意既源于故事又高于故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特意提供了废旧纸箱、瓶盖等材料,鼓励孩子们践行“环保创意”理念。
为了让创意成果更具展示性,团队利用图书馆的“儿童作品展示墙”举办了小型成果展。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漫画创作整齐排列,旁边标注着对应的绘本名称和创作思路。路过的读者纷纷驻足观看,有家长拿出手机拍照,说:“没想到读绘本还能有这么多玩法,下次要带孩子来试试。”
活动期间,大学生们也在不断优化流程。起初,材料分发环节有些混乱,团队便借鉴图书馆的“分区管理”模式,按活动类型划分材料区,让孩子们按需取用;发现部分孩子创意受阻,志愿者便引导他们翻阅图书馆相关绘本寻找灵感,“看看这本书里的小动物住什么样的房子,或许能给你启发”。这些细节调整,让活动效率显著提升。
8月17日下午,团队组织了“创意分享会”,孩子们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想法。有孩子拿着《小鼹鼠的春天》的续画图说:“小鼹鼠后来找到了一片花园,里面有很多花。”志愿者趁机引导:“我们可以去图书馆的植物类书架,看看这些花的名字哦。”这种将创意与馆藏资源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对图书馆的功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结束时,志愿者们将孩子们的作品拍照存档,制作成电子相册发给家长,并附上图书馆的“创意阅读推荐书目”。看着孩子们带着成就感离开,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在图书馆开展创意实践,不仅能让阅读更生动,更能让孩子们爱上这个充满知识与灵感的空间。
结语:“红心研墨”团队在苏州图书馆北馆的绘本创意延伸实践,为儿童阅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也让大学生在服务中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此次活动证明,公共文化场所是开展实践教育的优质平台,青年学子通过发挥专业所长、结合场所特色开展服务,既能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也能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