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细节里的温暖——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纪实(31)

发布时间:2025-08-31 关注:

来源:李茜怡 杨娇

2025年8月2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在苏州图书馆少儿阅览室举办的英语绘本活动,像一杯温水,没那么轰轰烈烈,却处处透着熨帖的暖意。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让知识传递变成了一场双向奔赴的爱。
2025年8月2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的绘本活动现场,温暖藏在每个不经意的瞬间里。
鼓励的力量:角色扮演环节,那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始终低着头,手指把小猪发饰的耳朵捏得变了形。志愿者蹲下来时,膝盖在地板上磕出轻响,她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徽章摘下来别在女孩胸前——那是枚“勇气之星”的卡通勋章。当女孩终于小声说出台词,志愿者悄悄在她背后比了个“耶”,这个没被任何人看见的小动作,却让女孩下台时主动牵住了她的手。
默契的配合:歌曲环节里,有个男孩突然哭着要找妈妈,负责摄影的志愿者立刻举着相机走到他面前,假装拍他衣服上的恐龙图案,主讲则不动声色地把音乐调小,等男孩注意力被转移,另一位志愿者已经把他妈妈从观察区请了过来。整个过程没人说“别闹”,却像排练过一样流畅。
准备道具时,大家自发分工:有人把硬纸板面具的边缘磨得圆圆的,有人给松紧带缝上调节扣,最细心的是把狼面具的牙齿换成了软泡沫——怕吓到胆小的孩子。这些没写在流程表上的事,却让每个道具都带着温度。
互动问答时,穿蓝衣服的小男孩答对了题,邻座的女孩比他还激动,举着他的手用力摇。轮到女孩答题卡壳,男孩就用口型说“three”,两个人的小脑袋凑在一起,像两只互相取暖的小鸟。角色扮演分组时,有个孩子落单了,立刻有两个戴小猪面具的跑过来说“我们这边还缺个建筑师”。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发现地上有片掉落的贴纸,捡起来时发现背面写着歪歪扭扭的“谢”字——大概是哪个孩子想写感谢又没写完。团队成员把这片贴纸夹进了活动日志,旁边写着:“今天我们教了英语单词,但孩子们教会我们,温暖从来不需要语言。”未来他们想在每次活动后收集这些“暖心碎片”,让更多人知道,教育最美的样子,是让每个细节都充满善意。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