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31 关注:
来源:大学生之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黔南幼专薪火相传·团结筑梦实践团于2025年8月18日至19日,以“理论+实践”为笔,在肇兴侗寨的乡土间、黎平会议会址的红色阵地里,用宣讲传递政策温度,用调研挖掘文化根脉,用互动践行青春使命。
肇兴侗寨:在文化互动里,铸牢民族团结之基
在8月18日,实践团前往肇兴侗寨,通过访问当地居民和实地调研,探究了花桥、鼓楼等建筑的布局、榫卯结构、装饰艺术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也体会到鼓楼“仁义礼智信”命名背后的文化与伦理价值。此外,还深入村落鼓楼、侗族大歌表演场等场所,调研语言使用特点,参与特色侗迪表演、观看侗族大歌比赛,沉浸式感受侗族的文化内涵。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侗迪表演 王宇阳摄)
通过陆兴姚老师对肇兴侗寨的整体讲解,实践团跟随着陆兴姚老师的步伐走进当地的扎染、侗绣体验店,学习侗族特色服饰的制作工艺,深入了解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与传承现状。在肇兴侗寨的实地体验,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侗族服饰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图为陆兴姚老师为实践团成员整体讲解肇兴侗寨 王宇阳摄)
实践团在侗寨与当地的村民亲切交流,通过访问当地居民和饭馆相关人员,深入挖掘了肇兴侗寨特色菜品背后的文化渊源,分析了中原文化交流对侗族烹饪技艺、食材选用、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亲切交流 王宇阳摄)
黎平会议会址:在研学互动中,传承红色精神火种
8月19日,实践团前往黎平会议会址,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主题研学。在会址内,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观摩陈列、研读史料,从文物与史料中直观了解黎平会议历史背景。在指导老师薛晋带领下,重温1934年12月18日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波澜历史,深刻理解黎平会议作为伟大转折起点的重大意义。
(图为指导老师薛晋讲解黎平会议背景 黄顺钢摄)
实践团成员何毅然、龙英丽化身“红色讲解员”,在黎平会议会址前为大家讲述黎平会议的峥嵘史实与背后的革命故事,从会议召开时的艰难抉择,到红军战士们坚定信念、团结奋进的感人瞬间,实践团成员们在重温革命历程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更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与担当。
(图为实践团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 王宇阳摄)
黔南幼专薪火相传·团结筑梦实践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走进肇兴侗寨深耕实践,将理论转化为服务行动,在文化互动中亲身体悟“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力量,更坚定了以专业助力民族地区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路上的信念;实践团赴黎平会议纪念馆开展思政研学,以“看、听、讲、悟”触摸历史脉搏——在红色精神的浸润中强化青年担当,让青春研学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把团结奋进的感悟与红色精神一体转化为动力,在传承薪火中勇担使命,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