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数韵藏巧思,星火照童心 ——山东大学 “助力黔行” 实践队双课堂播撒希望

发布时间:2025-08-29 关注:

来源:山东大学“助力黔行”团队

  数韵藏巧思,星火照童心——山东大学“助力黔行”支教队双课堂播撒希望
  在赫章县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课桌上,山东大学“助力黔行”支教队的队员们正带着孩子们在“排列组合”与“理论筑梦行:人造太阳与两弹一星精神”的知识海洋里遨游。这两堂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程,像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眼睛。
  数学课堂上,“木条围花圃”的难题变成了一场热闹的“围圈圈大赛”。钟浩然老师举起22根彩色小棒:“这些魔法棒能变出好多长方形,谁能找到面积最大的那个?”孩子们立刻化身“小小建筑师”,有的用小棒在课桌上摆出长长短短的图形,有的在方格纸上画出一排排格子当土地。当大家把长10米宽1米、长9米宽2米的组合一一写在黑板上,像搭积木似的垒出面积数字时,突然有个孩子指着“6米×5米=30平方米”喊道:“这个最大!长和宽像双胞胎一样近呢!”这一句话点破了“周长一定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的奥秘,孩子们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纷纷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
  
  在“两弹一星”特色课程中,小王老师先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夏天吹的风扇、冬天取暖的暖气,都离不开什么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源”。接着,王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化石能源的有限储量和带来的环境问题,当展示2018年地球剩余化石能源储量数据时,孩子们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在讲述了“两弹一星”的故事时,从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科研,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再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当听到我国仅用2年零8个月就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孩子们纷纷发出赞叹声。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爱国、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从用小棒围出的长方形里发现数学规律,到在“人造太阳”的光晕里读懂家国情怀,今天的小课堂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排列组合”以数理逻辑训练思维,让孩子们在排列组合中学会严谨,“两弹一星”以精神谱系滋养心灵,点燃他们“探索未知”的勇气,让他们在历史回响中读懂责任与担当。山东大学“助力黔行”支教队用专业与热忱,让知识的根系深扎土壤,让精神的枝叶向着阳光生长,为赫章县的孩子们铺就一条兼具理性与情怀的成长之路。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