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4 关注:
来源:大学生之声
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悟闽西苏区红色教育精神,2025年7月,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组建“星星“师”火,何以“岩”语”社会实践队前往新罗、上杭、长汀等地开展以“探访苏区红军学校,追寻红色教育路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通过实地调查、双语宣讲、微视频创作,深入挖掘闽西红色教育历史,体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同时,实践队也通过充足的行前脚本撰写与口语练习,在每个实践点都进行了英文解说视频的现场录制,以“外语+红色文化”的创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精神传承,深化当代青年对红色历史的认知,让青春力量在革命精神的传承中绽放光彩。
图1 实践队在实践点进行英文解说视频现场录制
一、访校探乡,觅寻红色发展真意
7月2日,实践队参观了中央苏区红军学校纪念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中央苏区红军学校纪念馆全方位呈现了土地革命时期,红军院校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事业培育大批军政人才的光辉历程;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则记录了毛泽东同志深入才溪乡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实践。
在中央苏区红军学校纪念馆,实践团队深入开展“沉浸式”学习体验。秀东村的吴生辉书记亲自为团队成员解读红军学校的历史,以先辈们的感人事迹为切入点,深刻阐释苏区精神的内涵。
图2 实践队聆听吴生辉书记对展馆的介绍
同时,实践队员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创新采用国际化表达方式,录制英文讲解视频,向海外受众传播中央苏区历史,让革命精神传播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为红色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最后,带队老师陈晓慧也结合本次社会实践为实践队学生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细致梳理苏区教育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党员深刻感悟使命担当,成功实现了史料与精神传承的有机融合。
图3 陈晓慧老师带领学生党员开展现场微党课学习
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的实践中,队员们脚步缓行,全身心沉浸在对革命先辈崇高精神的深切敬仰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深刻领悟到求真务实、紧密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对革命胜利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陈晓慧老师为实践队员们细致讲述展览物件背后的故事,助力队员们更为透彻地领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深刻道理。
图4 实践队于纪念馆内参观
图5 陈晓慧老师为实践队讲解展览物件背后的故事
二、长汀揽胜,追溯革命壮阔征程
7月3日,实践团队踏上了长汀这片红色热土,先后前往长汀县博物馆、辛耕别墅旧址以及国立厦门大学旧址开展实践活动。长汀县博物馆在革命时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至今仍留存着红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培育革命人才的珍贵历史印记。
长汀县博物馆作为革命时期红军办学兴教的重要场所,其留存的红军在艰苦环境中培育革命人才的珍贵印记被纳入全国红色教育资源名录,近年来更成为广大青年学子感悟苏区红色教育精神、筑牢育人初心的实践基地。
图6 实践队在长汀县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队成员在馆内讲解人员指引下,探寻瞿秋白烈士的革命足迹与英勇事迹,梳理其狱中坚持传播真理、以笔为刃的斗争历程,也特别关注苏区教育发展脉络,深刻体会到红色教育在革命年代的强大力量。
图7 实践队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博物馆的历史
活动后,队员们发挥英语优势,录制瞿秋白烈士事迹英文宣传视频,深化对革命精神与信仰的体悟;录制间隙,还向馆内小朋友讲述革命先烈与红军办学故事,通过互动激发其对红色历史的兴趣,播撒红色种子。
图8 实践队队员向在馆内参观的小朋友介绍红军故事
在辛耕别墅旧址,实践队成员走进辛耕别墅旧址,深入了解其作为革命重要场所的光辉历史,探寻先辈们留下的奋斗足迹,而后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红色遗址,为传承红色记忆贡献青春力量。
图9 实践队调研辛耕别墅旧址的合影
在辛耕别墅内,带队老师陈晓慧组织队员们开展座谈会。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详记感悟,踊跃分享实践心得,在思想交流中深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并纷纷表示会将实践感悟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在传承红色基因、传播革命精神的征程中主动作为,用青年担当让革命火种在新时代燎原。
图10 实践队在辛耕别墅旧址分享心得
随后,实践队从辛耕别墅旧址出发,奔赴国立厦门大学旧址进行参观。国立厦门大学旧址,烽火西迁的艰辛历程和育才报国的执着,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校史情怀成为鲜活的校史思政课。在国立厦门大学旧址前,实践队成员整齐列队,拍摄合影,定格下此次红色实践的珍贵瞬间,以影像铭记对革命历史的崇敬与传承之心。
图11 实践队在国立厦门大学旧址合影
红色医疗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为深入感悟战火中的医者仁心,传承“红医精神”,实践队奔赴长汀县福音医院旧址,追溯傅连暲院长与医护人员以生命守护革命的壮丽篇章。
在福音医院旧址展馆内,实践队队员仔细察看手术室器械、病房陈设等历史场景,结合讲解回溯福音医院转型为中央红色医院的历程;随后围绕“傅连暲与福音医院:战火中的生命方舟”主题,分工完成英文宣传视频的脚本核对、取景与录制,将傅连暲等医护人员救治红军伤员、培育红色医护力量的革命实践,以多元形式呈现。
图12 实践队在福音医院旧址进行英文解说视频现场录制
在参观过程中,指导老师陈晓慧带领实践队成员们在福音医院旧址的红色展厅前,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院落,队员神情肃穆,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念。
图13 陈晓慧老师带领实践队成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三、象湖寻迹,重温红四军出击豪情
7月29日,实践队走进漳平市象湖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该纪念馆珍藏革命史迹,传承红色基因,是铭记先辈、激励后人的精神殿堂。馆内陈列的史料文献、革命文物与场景复原,系统展现了红四军出击闽中的历史脉络,以及军民携手、共克时艰的动人篇章。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聚焦漳平杨美村“红军借条”这一典型红色故事,精心录制“岩师红语”系列微视频。以媒体方式让红色故事被更多青年人所知所学。
图14 实践队员学习红军题壁留款信的内容
在纪念馆中,实践队员们为游客细致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耐心解答历史疑问,用热忱服务搭建起公众与红色历史对话的桥梁。随后队员们深入象湖镇乡村开展宣讲活动,以生动易懂的话语向村民讲述红四军在闽中的革命征程,使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图15 实践队员对游客提供志愿服务讲解
“用脚步踏遍闽西红土,用心灵感悟革命初心,用语言架起传播桥梁,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纷纷表示将以“外语+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为抓手,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访、学、录、讲的方式让苏区精神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下一步,实践队还将继续延伸实践足迹,深入更多革命老区,让青春力量在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中熠熠生辉。
撰稿:陈亚真 陈巧玲 王芊瑶
指导老师:陈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