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辅助材料,来到滁州图书馆,正式开启暑期志愿服务。每日上午9点至11点30分,他们驻守少儿阅读区,以实际行动助力少儿阅读推广与特色活动,在点滴付出中诠释青春的意义。
从整理开始的守护 日常协助中,整理教具是基础却重要的一环。前一天的活动结束后,这里总会变得乱糟糟:绘本散落在桌椅上,彩笔滚到了角落,剪刀和胶水混在一起。“孩子们玩得投入,难免顾不上收拾,我们多做点,他们下次来就能更方便。”志愿者说。整理绘本时,大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先看是否有破损。才几岁的孩子力气没轻没重,书页容易被撕坏。志愿者们随身携带小胶带,遇到撕口就小心翼翼地粘好。手工材料的整理更讲究方法。彩笔按红、黄、蓝、绿等色系排列,方便孩子们按颜色取用;剪刀分圆头、尖头,圆头的放在矮柜,方便低龄孩子拿取,尖头的则放在高处,由志愿者协助取用;胶水按容量大小摆放,小瓶的给幼儿,大瓶的供稍大的孩子使用。“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减少安全隐患。”志愿者说。

图为志愿者帮助小朋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雨凡供图
课堂上的双向成长 课堂上,志愿者们是耐心的同行者。对阅读有困难的孩子,志愿者们会进行针对性辅导。拼音课上,有孩子眼神游离,志愿者便递上一张画着笑脸的贴纸,轻声说“我们一起打败这个拼音宝宝”;识字课上,有孩子发音不准,志愿者便放慢语速,逐字示范,直到孩子能清晰朗读。这份一对一的陪伴,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关注的力量。6岁的孩子认识的字不多,读绘本时总是磕磕绊绊。志愿者便和他一起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手指着,先让他猜,猜不出再告诉他读音,然后一起组词、造句。渐渐也能读完一本绘本。课堂间隙,志愿者们还会组织小游戏。他们鼓励孩子大胆想象,一个简单的童话能被编出好几个版本。“看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感觉自己的思维也被打开了。”志愿者回忆道。

图为志愿者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供图
创意里的童心世界 特色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围棋启蒙小课堂”上,志愿者们在老师指导后带孩子练习,面对爱扔棋子的女孩,用“星星奖励”让她在趣味中理解规则;粘土课上,大家与孩子共捏“夏日记忆”,当腼腆女孩终于做出“西瓜”时,眼里的光芒让志愿者们懂得:志愿不是完成任务清单,而是守护每个成长的惊喜。
两周实践让团队收获满满。从最初认为“协助”是体力活,到逐渐发现:整理工具培养了责任,辅导孩子锻炼了沟通,与孩子共同创作重拾了想象力。临别时,孩子们的粘土作品与那句“下次见”,让志愿者们深知:不经意的付出,早已在孩子心中种下温暖的种子。
结语:这段在图书馆的时光,像一本摊开的绘本,每页都写满“平凡的伟大”。它让团队明白,最动人的善意从不是“惊天动地”,而是“润物无声”——是整理教具时不忽略任何一支彩笔,是辅导时不吝啬任何一句鼓励,是倾听时不打断任何一个稚嫩的想法。这种藏在细节里的温柔,比任何宣言都有力量,它会像孩子们笔下的种子,在时光里扎根,长出连接彼此的桥,让爱与理解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