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用志愿力量铺就青少年的夏日书香路

发布时间:2025-08-17 关注:

来源:通讯员 吴梦洁

  2025年7 月 4 日,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实践团队的到来,让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场专为青少年设计的暑期实践活动在此展开,团队希望通过多样化的环节,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中感受陪伴,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一天。
 
细致筹备
  活动当天,书房内的布置井井有条:课业辅导区摆放着按学科分类的练习材料,阅读分享区整齐排列着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书籍,主题课堂区准备了互动道具,艺术创作区则陈列着水彩、蜡笔、彩纸等工具。每个区域都配备了足够的物资,确保孩子们能顺利参与各项活动。
 
课业辅导,分组引领
  上午的课业辅导环节,团队采用 “导师分组引领” 的模式。实践成员根据专业背景分成不同学科小组,分别负责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辅导工作。低年级组的辅导以趣味练习为主
高年级组的辅导更注重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在数学辅导中,成员们带着孩子们用思维导图梳理几何图形的性质;在语文辅导中,则通过 “课文片段仿写” 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从现场情况来看,经过辅导,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正确率也有所提高。
 
阅读分享,深度互动
  自主阅读环节,孩子们安静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有的边读边做标记,有的则小声读出有趣的段落。分享环节中,孩子们踊跃发言:低年级的孩子大多分享书中的趣味情节,有的还模仿角色的语气;高年级的孩子则更深入,有的分析人物性格,有的探讨故事背后的道理。实践成员适时引导讨论方向,让分享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例如,当有孩子问 “为什么科普书里的宇宙是黑色的” 时,成员们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大家结合生活中的夜晚现象展开思考。
 
主题课堂,体验成长
  “认识自我 规划人生” 主题课堂是此次活动的创新之处。课程参考生涯发展理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青少年能理解的互动体验。课堂以 “我的优点树” 活动开始,小组讨论时,孩子们互相提醒对方的闪光点,有的说 “他跑步很快”,有的说 “她画画特别好”,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自我的认知。接下来的 “未来职业体验”,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模拟。最后,“梦想拼图” 手工活动中,孩子们用彩色卡纸拼出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梦想,并向小组介绍。课后收集的反馈显示,不少孩子表示对自己和未来有了新的想法。
 
艺术创作,释放想象
   艺术创作环节以 “我眼中的夏天” 为主题,实践成员为孩子们准备了水彩、蜡笔、彩纸、胶水等创作工具。活动开始前,成员们通过展示夏日风景图片、播放轻快的夏日音乐,营造出轻松的创作氛围,激发孩子们的灵感。创作过程中,实践成员主要扮演辅助角色,仅在技术上提供帮助。现场的刘女士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感慨道:“他们用色彩表达对夏天的想象,每一笔都透着天真和创造力。陪着他们调色、构思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纯粹,也明白了守护这份创造力的重要性。”

实践收获与未来展望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让 “红心研墨” 团队对青少年的成长需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团队意识到,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差异化活动是提升效果的关键 —— 低年级需要更多 “在玩中学” 的场景,通过游戏化设计激发兴趣;高年级则需要 “探索式” 的平台,让他们在挑战中提升能力。同时,活动也让团队明白,陪伴青少年成长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结语:
  对于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针对低年级,增加 “趣味闯关”“团队竞赛” 等环节,让知识学习更具趣味性;针对高年级,设计 “科学实验探究”“社会主题调研” 等有挑战性的内容,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此外,团队还将加强与社区、学校的沟通,收集更多青少年的需求,让实践活动更贴合实际。

                                                                                                                                                                                                                                                                                                                                                   通讯员 吴梦洁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