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书香润童心 实践砺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17 关注:

来源:王梓羽

       在滁州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磨”实践队于7月15日至30日开展了一段充实的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认真做好教具整理、课堂秩序维护等基础工作,为少儿课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扎实保障,还积极投身个性化辅导,并深度参与到围棋对弈、手工制作等趣味活动中,与孩子们亲密互动。这段实践经历不仅让队员们的责任感愈发强烈,沟通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更珍贵的是,他们收获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认可,那些真挚的情感反馈成为了实践中最温暖的印记。

图为志愿者在认真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雨凡供图

助学维序 启智润心
       每日清晨九点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磨”实践队员们的身影便准时出现在滁州图书馆少儿阅览区。开启服务的第一步,是协助整理教学用具与各类图书。队员们一丝不苟地将散落的手工材料——彩笔、剪刀、胶水,以及琳琅满目的绘本读物,分门别类地归置到位,为下午的阅读课和手工活动顺畅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的主要职责是在课堂中维持良好秩序并提供个性化辅导。例如在拼音阅读课上,当主讲老师授课时,队员们会细心观察,对注意力有所分散的小读者,通过轻声提醒或奖励小贴纸的方式,引导其重新聚焦课堂;遇到识字有困难的小朋友,队员们会耐心地蹲下身来,陪伴在侧,逐字逐句带领朗读,直至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句子的阅读,点亮自信的火花。

棋艺塑形 巧手共情
       周三下午的“围棋启蒙小课堂”是该团队深度参与的重点活动之一。首次课程聚焦围棋基本规则,主讲老师讲解完落子、提子要领后,实践队员们随即引导孩子们在小棋盘上练习识别“虎口”与“禁入点”。面对一位习惯性将棋子撒落的小女孩,一位队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约定:“每正确摆放一子就能获得一颗小星星”,通过正向激励,逐步帮助她体验到规则约束下的乐趣与成就感。第二次活动则创新性地将围棋思维与粘土手工相结合,主题定为“我眼中的夏天”。队员们与孩子们一同动手,创作冰淇淋、太阳、小风扇等充满夏日气息的作品。活动中,一位性格腼腆的小女孩反复尝试捏制粘土,却始终难以塑成理想的圆形。一位细心的队员见状,轻轻握住她的小手,带着她一同揉捏塑形。在两人默契的配合下,一块虽略显不规则却已初具形态的“西瓜”渐渐成型。那一刻,小女孩的眼眸中闪烁着惊喜与满足的光芒,那份因亲手创造而生的纯粹喜悦,无声地洋溢开来。

图为志愿者帮助小朋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雨凡供图

格物明责 知行相长
       “红心研磨”实践队的日常工作远非简单的体力协助。在将教具与图书按类别、分区域有序整理的过程中,从清点核对数量到精准归位摆放,每一个细微环节的处理,都在无形中锤炼着队员们的责任意识,也让他们对条理性在事务高效推进中的关键作用有了具象而深刻的理解。而在辅导小读者时,面对不同年龄段、理解能力各异的孩子,如何运用儿童化的语言清晰传达知识要点?如何在互动中实现有效沟通,精准捕捉他们的真实需求?又如何依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灵活调整引导策略?这些实际情境中的挑战,实实在在地锻炼并提升了队员们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教育智慧。当与孩子们一同沉浸在手工创作的世界里,目睹他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转化为手中独一无二的作品时,队员们由衷感慨,这种无拘无束的创造氛围,仿佛让他们重新触摸到了在成年人程式化生活中逐渐消逝的想象力源泉,对童真的珍贵与创意的力量也有了更深切的体悟。

稚语寄情 童心印证
       实践临近尾声时,一幕动人的场景深深烙印在队员们心中:多位小读者将他们亲手制作的粘土小作品,珍重地塞到队员们手中。其中,那位曾在其帮助下共同完成“西瓜”粘土的小女孩,悄悄拉着身旁队员的衣角,怯生生又满怀期待地小声问道:“姐姐,你还会再来和我们一起做手工吗?”孩子们这些质朴无华却饱含真情的言语与行动,成为了对实践队所有辛勤付出最为直接、也最为珍贵的肯定与回响。

结语
       为期两周的滁州图书馆实践之旅,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磨”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们提供了一次弥足珍贵的基层服务体验。他们深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前沿,在整理图书、维护课堂秩序、辅导学习、协作组织活动的点滴细节中,真切感受到了服务他人所必备的细致入微、无限耐心与赤诚之心。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它蕴藏在每一次工具的规整归位里,闪烁在每一次面对疑问时的耐心解答中,凝结在每一次俯身蹲下、平等倾听的姿态上。这份精神,于细微之处默默守护着童真的成长,于平凡之中悄然传递着社会的温暖。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