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微光,点亮书香夏日
发布时间:2025-08-17 关注:
来源:通讯员 吴梦洁
2025年7 月 4 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实践团队秉持服务青少年的初心,经过前期精心筹备,在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举办了这场暑期实践活动,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打造了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暑期体验,助力他们在实践中收获与进步。
筹备工作详尽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实践团队在前期进行了深入调研与细致筹备。团队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青少年的年龄分布与成长需求,并据此将参与者划分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针对两组的认知特点,团队分别设计了活动方案,从课业辅导的内容到艺术创作的材料,均进行了针对性准备。活动当天,城市书房内的各个区域都配备了充足的物资与专业设备,为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
课业辅导分阶
上午的课业辅导环节采用 “分组指导 + 年龄适配” 模式。志愿者根据专业背景分为不同学科小组,低年级组的辅导以趣味化为主,通过 “字母游戏”“数学拼图” 等形式帮助孩子巩固基础;高年级组则侧重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引导他们通过思维导图、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综合能力。辅导过程中,志愿者注重引导孩子自主思考,传授学习方法,而非直接解答问题。现场观察显示,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有明显改善。
阅读分享互动
下午的阅读分享活动涵盖文学、科普等多个领域,团队挑选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物。活动采用 “示范导读 + 自主阅读 + 互动分享” 的模式,志愿者先进行导读,通过提问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随后孩子们自主阅读,沉浸在文字世界中;分享环节中,孩子们自由表达阅读感受,提出疑问,志愿者引导讨论深入。有小朋友表示,通过分享,自己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
主题课堂创新
“认识自我 规划人生” 主题课堂是本次活动的创新点。课程设计参考生涯发展理论,将抽象概念转化为互动体验。课堂以 “优点树” 小组讨论开始,孩子们在分享中发现自身优势;接着进行 “职业体验” 角色扮演,通过模仿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景,了解职业特点;最后以 “梦想拼图” 活动收尾,引导孩子们将目标具象化。课程注重体验与反思,避免说教,让孩子们在参与中理解自我与未来。
艺术创作开放
艺术创作以 “夏日印象” 为主题,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了水彩、蜡笔、拼贴等材料。活动前,志愿者通过图片、音乐营造夏日氛围,激发创作灵感。创作过程中,志愿者仅在技术层面提供辅助,不干预创意。作品完成后,团队举办了小型展览,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介绍自己的作品。刘女士在现场看到,孩子们用色彩描绘 “夏天的冰淇淋”,独特的创意展现了无限的创造力,陪伴他们创作的过程让她感受到了艺术的纯粹快乐。

实践收获与展望
本次实践活动让团队积累了丰富的青少年服务经验,深化了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特点的认识,明确了活动设计需兼顾趣味性与挑战性的原则。同时,活动也展现了高校实践团队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结语:
展望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细化年龄分层,针对不同阶段设计更精准的活动;在内容上,拟增加科技、传统文化等板块,拓宽青少年视野;此外,还将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家长访谈、孩子问卷等方式收集意见,持续优化活动。团队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为更多青少年提供有质量的暑期陪伴,助力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通讯员 吴梦洁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书香润童心 实践砺成长
- 自7月15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磨”暑期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