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八皖红迹寻初心,渡江精神照前路——探访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关注:

来源:点亮八皖实践团

  
  盛夏的皖中平原,稻浪翻滚间藏着一段改天换地的记忆。为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7月26日,点亮八皖实践团走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在青砖灰瓦间回溯7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在史料与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这场以“寻迹、感悟、传承”为脉络的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们在历史的回响中,读懂了“渡江精神”的时代密码。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江淮民居。斑驳的马头墙、吱呀作响的木格窗,无声诉说着这里曾见证的伟大决策。1949年,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首长正是在这座不起眼的院落里,指挥着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图为纪念馆外大门。宋正 供图
  “看这张军事地图,”讲解员指着墙上泛黄的图卷,“当时国民党军号称‘长江防线固若金汤’,但总前委的首长们硬是从敌军布防的缝隙中找到了突破口。”在作战室复原场景里,团员们看到桌上摊开的电报稿上,“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一切反动势力”的字迹力透纸背。仿佛将人拉回那个紧张而激昂的春天。
  “宏大的战役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热血与担当。”在一幅幅资料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面前,他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也接受了深刻的洗礼和熏陶,从中汲取了强大的奋进力量。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包含了军民团结、艰苦奋斗、不怕艰难险恶、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图为总前委会议室旧址。宋正 供图
  青松翠柏和蓝天辉映下的渡江颂书画展厅内,精心装裱着百余帧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开国将帅题词珍品,以此表达对渡江战役胜利的伟大讴歌,赞美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期盼敬仰。字里行间的温度,让“军民鱼水情”不再是抽象的概念。
  图为陈毅元帅亲笔题词。宋正 供图
  图为聂荣臻元帅题词。宋正 供图
  离开纪念馆时,夕阳正透过老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实践团的同学们回望那座青砖小院,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感悟:渡江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奇迹,更是精神上的丰碑。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一代唯有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将“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渡江精神融入日常,才能在新时代的“渡江战役”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答卷。而这片孕育了伟大精神的八皖沃土,也必将在红色基因的滋养下,绽放出更灿烂的光彩。
  图为总前委组成人员铜像。宋正 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