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为孩子筑梦,讲述绚烂星河

发布时间:2025-08-12 关注:

来源:“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暑假伊始,我跟随“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泰州片区,来到了泰州新胜社区给孩子们带来一节生动的太空探索课。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聚焦于太空航天科普,让孩子们在中国航天器的命名中感受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浪漫,带孩子们去探索太空中的“失重”奥秘,去了解太空听不到声音的来源,去思考火星能否有生命诞生的可能,最后让美丽的星云给孩子留下无尽的想象与美好。
上课当天,我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来到教室,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面对一群陌生的孩子传授知识。等到孩子们坐好后,我便播放了一段三分钟的航天视频,视频中人类前赴后继的朝向未知的太空前进,证明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决心。通过这个视频导入,我向同学们介绍了世界航天第一人“万户”陶成道,并借助央视给出简介视频加深同学们对“万户”的印象,给孩子们讲述其中蕴含的探索意义。解答孩子们对“万户”行为的疑惑,使孩子们真正理解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所能够付出的巨大勇气和力量。

表 1  图为卞富瑶供图
随后拉回现代,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哪些航天器的名称?”同学们举手踊跃回答。我借助PPT介绍了“天宫空间站”“玉兔号月球车”“夸父一号卫星”“祝融号火星车”“‘悟空号’中国的暗物质   粒子探测卫星”“长征十一号”中国航天器,并向同学们讲述月兔小故事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借助这种方式,我想要让同学们理解中国航天器命名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太空的奇妙之处,我向同学们提出疑问“在太空中能听到声音吗?”让他们分别举手表示“能”或“不能”。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只有一个孩子认为太空听不见声音,并且坚定的举起了手。答案也如他所愿,在场的所有孩子中只有他对了。随后借助视频的方式,向同学们解释了声音传播的原理和方法。太空中不光听不见,还有一种失重现象令人感兴趣,所以我向同学们讲述了太空的失重现象,以及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小故事,并用纸张或笔的下落,说明地球存在引力。在这之后让视频生动地展现了太空中宇航员的生活情况。

表 2  图为卞富瑶供图
在探索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 我给出了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八大行星的位置图,让同学们推断火星能否诞生生命,随后用视频的方式,深度讲解火星的地理状况。最后借助美国的水手4号于1965年7月14日发回的信息:火星的大气密度远比此前人们认为的稀薄,也没有发现磁场或辐射带。最后说明火星依旧可能会诞生生命,但可能微小。最后的最后,我以绚烂的星空结尾,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他们能够像前人一样,有着勇于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向着困难不断挑战直至胜利。
在当天下午,我协助武紫梁教同学们学习八段锦,每个孩子都十分的高兴,所学的是八段锦的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我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棵早晨的小树,双臂慢慢向上举,掌心朝天,指尖对指尖,像把树枝伸到最高的阳光里。为了帮他们找到“托天”的高度,我把手机计时器设成30秒,和孩子们一起屏住呼吸,数到“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集体吐气,小手缓缓落下。由于时间原因,同学们只学了两式但大家都很开心!
之后我作为泰州片区的线上图片整理人,将每个团队成员的活动图片以文件的形式整理好,方便后续文稿的撰写。这次的团队实践活动令我印象深刻,使我更加期待下次的社会实践,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