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雏鹰”深耕青龙泉:以青春之行筑实支点之基

发布时间:2025-08-06 关注:

来源:“雏鹰计划”社会实践队

全国第二大易迁安置区里,一堂为易迁孩子点亮梦想的暑期课正在上演……

在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坐落着全国第二大易迁安置区“香菇小镇”。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与战略支点建设的关键节点,十堰肩负重任。

湖北医药学院“雏鹰计划”社会实践队16名师生奔赴此地的青龙泉学校,开展为期两周的实践,将“支点建设”蓝图转化为浸润童心的行动。初到这里,看到孩子们好奇又略带羞涩的眼神,队员在支教日志中写道:“那一刻,我们明白了这趟行程的意义——不仅是为孩子们带去知识,更是要成为他们连接更广阔世界的桥梁。”

 
以思想铸魂,夯实青春根基

在思政课上队员讲解“三大精神”时,十堰人“守护”的血脉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农耕时代巡渠护源、以和护水的“守水人”,到新冠疫情中寒夜值守卡口、守护万家灯火的“守夜人”,责任在变,精神永恒。团队成员向学生阐释:无论是确保“一泓清水北上”的坚韧,还是践行“生命至上”的抗疫信念,那份对家园的责任、对生命的敬畏、对信仰的忠诚始终如一。

守水人的脚步与守夜人的灯光,在时空长河中交织,共同诠释着平凡坚守即是英雄的真谛——这无声的守护,正是“三大精神”最深厚的根基。
 

以医学赤忱,筑牢治理根基

针对学校留守儿童集中、看护难问题,“雏鹰计划”化身“健康守护站”。急救课上,让孩子们了解守护家人邻里的海姆立克法;心理课堂则如春风化雨,“情绪温度计”的小游戏让沉默的孩子终于展露笑颜,“烦恼盒子”里那些承载着孤独或困惑的小纸条,都得到了队员们一对一的温暖回应与疏导——在一次家访中,留守儿童小雨(化名)的奶奶拉着队员的手,激动地说:“娃娃爸妈不在身边,以前总不爱说话。这几天回来,脸上有笑了,还主动跟我说学了急救知识,谢谢你们啊!”这些充满医学人文关怀的点滴行动,正是“加大特殊困难青少年关爱帮扶”要求最具体、最温暖的实践落地。

信仰培育润物无声:《万疆》舞蹈传递家国情;话剧课让红色故事变童言童语;美工课的护水承诺卡熠熠生辉;《我和我的祖国》、《虫儿飞》《萱草花》在音符中滋养心灵亲情。AI课的照片帮孩子们“实现”他们梦想的职业,时光胶囊里封存着“造火箭”“当医生”的愿景。“我的梦想是当医生,跟哥哥姐姐一样救死扶伤!”心愿树上,一张笔迹稚嫩却格外坚定的卡片,深深触动了身为湖医药学子的队员们。


振翅未来,薪火相传

“肖老师,明年你们还会来吗?明年我四年级还在这等你!”一个小女孩紧紧拉着队员的衣角,眼中满含期待。这句简单的话语,是对“雏鹰计划”最大的肯定与期盼。相聚的时光转瞬即逝,离别时刻,浓浓的不舍弥漫在青龙泉学校。

十四天的青龙泉实践,“雏鹰计划”成为服务支点建设的生动切片:家国教育可感,守水护水可触,服务治理暖心。青龙泉学校校长田植林对此高度评价:“实践队开展的活动特色鲜明、学生参与度高,是学校育人实践的重要补充。”“雏鹰”的振翅,是孩子们与城市、国家战略的精神联结。

湖北医药学院“雏鹰计划”社会实践队将继续以医学仁心守护生命与水源,让更多孩子在支点建设的沃土上,成长为支撑十堰、湖北“建成支点”的坚实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