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年学子追寻红色记忆的脚步。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故事青年说"社会实践团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江苏省常州市瞿秋白纪念馆,开展"寻访红色印记,传承革命薪火"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史料研读、现场讲解等形式,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同志的革命事迹,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清晨的阳光洒在古朴典雅的瞿秋白纪念馆建筑群上,为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团队成员以一句铿锵有力的“以青春之我,续红色星火”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走进纪念馆,时光仿佛倒流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团队成员首先来到瞿秋白故居,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斑驳的墙面、古朴的家具,无声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生活点滴。在故居天井里,那棵见证历史的石榴树依然枝繁叶茂,仿佛在向参观者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在纪念馆主展区,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将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娓娓道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展柜中陈列的那盏"国丧"灯笼,这是瞿秋白少年时期为抗议袁世凯窃取政权所挂。凝视着这盏已经泛黄的白灯笼,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从小怀有的家国情怀。
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国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展区内"探索革命道路"的专题展览,详细记录了他翻译马列著作、创办上海大学、推动革命文学发展等重要贡献。团队成员认真观看每一块展板,不时驻足讨论,被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深打动。
在"受命危难之际"展区,团队成员了解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年仅28岁的瞿秋白临危受命,主持八七会议,起草《告全党党员书》,为革命指明方向。展柜中陈列的历史文献和照片,生动再现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活动的最后,全体成员在瞿秋白全身雕塑前庄严列队。这座雕塑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革命先辈的风采,坚毅的眼神仿佛在注视着新时代的青年。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各自专业领域刻苦钻研,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