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从“三线记忆”到“氢能未来”:一场跨越时代的信仰接力

时间:2025-07-16 16:44:37 关注:
  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三线薪传,氢涌未来"实践队于2025年暑期赴六盘水开展三下乡活动,探寻工业精神传承与能源变革之路。

  “井下星光”——在博物馆触摸三线建设的滚烫记忆
  7月9日,三线记忆博物馆的探索之旅从斑驳的矿工号牌、褪色安全生产标语展开。这些带着煤尘的旧物,无声诉说着建设者在"一无图纸、二无设备"的困境中,用钢钎与血汗铸就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壮举。冰凉金属传递的震颤瞬间穿透掌心——我们感受到这不仅是工具的重量,更是历史的重压。
  仰望“六枝记忆”
 
  “薪火氢传”见证精神传承与能源蜕变——旧载体与新希望的碰撞
  煤矿:三线精神的往昔见证
  7月10日,我们踏入煤矿,近距离接触三线精神曾有的重要载体。我们深入煤矿旧址对话矿工。布满划痕的矿车轨道、泛黄的班组奖状,凝固着三线建设者"深挖万吨煤"的坚守,成为精神基因的原始载体。这些正灼烧着我们的认知——所谓坚守,是数十年与地心对话的孤勇。
  转型:创新驱动与能源变革
  交流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能源转型的迫切性。随着时代发展,在矿灯渐暗的今天,环境压力倒逼能源变革。从地火到蓝焰的跨越,正是对三线精神中"创新求变"内核的当代回应——以发展理念升级破解可持续难题。参观工厂生产过程时,我们意识到温热的金属外壳下奔涌的能量,恰如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的脉动。
  与矿工交流学习
  氢厂:三线精神的新实践场
  7月12日,走进氢工厂,开启能源新篇探索。老矿区输煤皮带沉寂的同时,隔壁氢能产业园的电解槽正嗡鸣作响。在这里,我们看到氢能如何为现代生活带来质变。氢能生产、应用的先进技术,展现出清洁、高效的优势,为交通、能源等领域提供新可能。这种地理空间的接续发展,隐喻着中国工业精神的基因传承。恰是“新三线精神”的内核——在百年变局的“地缘技术战”中,用更高维度的自主创新,守护当年父辈用血肉筑起的防线。

  “三线不朽”传递三线薪火,播撒人文关怀——基层行中的精神传承
  关爱留守儿童,延续温暖与希望
  7月13日,我们走近留守儿童。三线精神的无私奉献,让我们深知人文关怀的重量。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用陪伴填补亲情暂时的空缺。我们讲述三线建设者的故事,传递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希望这份精神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动力,让三线精神在关爱中延续,为他们点亮未来的光。
  向儿童讲述三线故事
 
  情系敬老院,传承奉献与温暖
  7月14日,敬老院之行满是温情。三线精神里的人文关怀,在此刻具象。敬老院老人皴裂的掌心握住年轻的手。血压计数值记录着岁月,而他们讲述的矿井往事,让三线精神在代际对话中完成鲜活传承,让三线精神在代际间流转,续写温暖篇章,让三线薪火,在基层人文关怀中持续燃烧,照亮未来。
  为老人测血压
  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三线精神的火炬始终在熊熊燃烧。对于当下青年而言,无论是直面“卡脖子”技术的攻坚战场,还是深耕乡村振兴的实践热土,这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锐气、“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韧性,都是穿越困境的底气。从煤块到氢能的迭代,从“优秀青年奔赴三线”到“科技赋能新产能”的跨越,变的是技术形态,不变的是“国家需要处即是扎根处”的忠诚,是“个人与时代同频”的集体信念。这份精神指引,终将推动青年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让三线精神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荣光。
作者:"三线薪传,氢涌未来"实践队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