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走进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从至暗时刻到和平宣言

时间:2025-07-16 15:29:22 关注:

新闻稿文案
暑期社会实践|走进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从至暗时刻到和平宣言
 
有这样一座城市
它的夏夜闷热如常
但在1941年6月5号
尖锐的空袭警报骤然撕裂的夜空的宁静
这场震惊中外的“六五”隧道惨案
在重庆人民的心上留下了一道永恒的疤痕
八十余载光阴流转
硝烟散去
但历史的伤痕从未愈合
位于惨案原址的“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
如同一位沉默二坚定的历史证人
向每一位到访者
展露它的伤口
袒露它沉重的心声
 
 

带着对过往得崇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故事青年说团队重庆小分队的实践队员在7月10号前往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参观,根植红色历史,领悟坚韧的重庆精神。
 
山城泣血
团队首先步入展馆序厅,巨大的时间轴与泛黄的历史照片瞬间将我们拉回1938-1944年的腥风血雨。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对重庆及周边进行了长达年又10个月的野蛮轰炸。展板上清晰的数据触目惊心:直接伤亡32829人,死亡16376人,财产损失100亿元法币,居民财产损失15亿法币……这些冰冷地数字背后,是无数鲜活生命地逝去和家园的破碎。
          
 
重庆,这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山城,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变成了人间炼狱的试验场……一幅幅被炸得满目疮痍得街市照片,一段段记录百姓流离失所的影像资料,无声却有力地控诉着侵略者地暴行。
          
 
至暗六小时
团队成员来到第二展厅,在这里,团队成员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当时画面的惨烈。日机24架分3批突然夜袭重庆市区,空袭警报时间长达5小时9分钟,共投掷爆炸弹82枚,燃烧弹13枚。空袭带来地恐慌,使隧道中涌入了远超负荷的逾万人。伴随着入口闸门的失灵、关闭,隧道化身成了人间地狱。展馆呈现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无一不痛心疾首,心情沉重。
团队讲解成员的讲解结束后,实践成员们都不由自主地严肃而整齐的摆放好了鲜花。
        
 
不屈之城
团队成员整理好自己的心绪,走向了第三展厅。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一个坚韧的重庆。
惨案发生时,震惊全国,举世哗然。但重庆没有在悲痛中沉沦。无论是消防人员、医护人员还是学生、普通市民,重庆人民自发参与救援,日夜不停地搬运议题,抢救幸存者。“愈炸愈强”成为这座英雄城市最响亮的口号。惨案非但没有摧残重庆,反而淬炼了这座城市不屈的脊梁,铸就了伟大的“重庆精神”。团队成员们也在刻有“愈炸愈强”的文字旁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心中满是对先辈的崇敬。
   
 
 
 
惨案激起了全中国乃至世界地强烈愤慨。展柜中陈列着《新华日报》、《大公报》等当时的报纸,头版头条皆是触目惊心的报道与强烈谴责。国际舆论也纷纷谴责,使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质暴露无遗。
 
 
隧道深处的回响,和平时代的明灯
从第一展厅地轰炸伊始,重庆落入被动地境地,到第三展厅重庆涅槃重生,团队成员一点点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着那段封存许久地历史。团队制作的拍摄视频会借助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发布,未来会有更多的人通过视频了解到这段沉重的故事,感受到以青年力量弘扬的和平思想!
隧道深处的黑暗已定格为历史,但它所折射的人性光芒与对和平的渴望,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应是一次对和平的承诺。
愿惨案的悲鸣,化为长鸣的警钟
愿逝者的安息,奠基永续的和平
唯有如此
方不负那窒息的黑夜
不负着来之不易的光明
 

作者:线上实践成员:石源熹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