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能源新才:北疆青锋实践团对话将二矿发展蓝图
——暑期实习座谈会暨企业文化浸润活动侧记
深化产教融合,共筑人才基石。7月2日下午,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与新疆天池能源将二矿联合举办暑期实习座谈会暨欢迎仪式,通过战略对话、文化浸润与全景观礼,全方位感知现代化矿山的协同创新生态与人文发展理念。
校企对话:共绘产学研融合新路径
在庄重的欢迎仪式后,双方围绕“能源产业变革与人才战略”展开座谈。将二矿矿方指出,矿区正推进智能化升级与绿色矿山双轨建设,急需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期待与西科大共建‘订单式培养’机制,让课堂直通矿山前沿。”实践团带队教授回应,将优化课程体系嵌入“智能开采”“矿山环保”等模块,推动科研课题与矿区技术痛点精准对接。座谈会上,六名实践团成员获颁“矿山见习技术员”徽章,象征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启航。
文化解码:戈壁深处的精神家园
企业文化展厅内,实践团溯源将二矿“拓新致远”的发展基因:
- 攻坚年表 呈现从荒漠勘探到千万吨级智能矿山的创业史诗;
- 创新墙 展示职工自主研发的26项国家专利模型,涵盖设备改造与生态修复技术;
- 荣誉体系 诠释“安全之星”“节能标兵”等多元激励制度,激活全员创新动能。
“当看到矿工用废旧螺栓拼出‘西科加油’字样,瞬间理解了‘戈壁匠心’的温度。”实践团成员同学在留言簿写道。
人文图景:硬核矿区的柔软内核
步入文体中心,现代化设施颠覆传统认知:
- 智能健身区 配备运动心率即时反馈系统,职工可定制体能训练方案;
- 生态书吧 采用光伏玻璃顶棚,藏书万册与沙生植物共生;
- 科创实验室 面向职工开放3D打印与机器人编程设备,孵化“草根发明”。
矿区工会介绍:“这里年均举办技术比武、家庭日等活动超百场,让‘创造者’也是‘乐活者’。”
登高观澜:露天矿脉上的国之大者
活动终站,实践团登临矿区观礼台。东西长3.2公里、垂深超200米的露天矿全貌尽收眼底:无人驾驶矿卡沿螺旋坑道有序行进,智能钻机在边坡精准布孔,抑尘车划过湛蓝天空留下彩虹轨迹。“眼前展开的不仅是矿坑,更是国家能源保供的壮阔图景。”工程师以激光笔划定作业面,“每一层开采台阶的坡度、岩性数据都实时回传调度中心——矿区就是台精密运行的巨型钟表。”
从共识到共行
“这场对话是‘能源报国’理念的双向奔赴。”实践团指导教师总结,“企业展现的战略视野与人文关怀,让我们明晰了育人方向;学生提出的数字孪生、碳捕集等技术构想,也为矿区注入青春思维。”当日晚间,实践团已分组对接矿区技术部门,开启边坡监测算法优化、生活区光伏改造等课题的驻场研究,将“座谈蓝图”转化为“攻坚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