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探寻景宁畲银密码:走进景宁畲银博物馆

时间:2025-07-03 16:37:01 关注:

  2025年7月15日,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青囊畲韵”社会实践队走进位于 "中国畲族之乡"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景宁畲银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畲族自治县的文化地标,这座以畲族银器为核心的专题博物馆,正通过实物陈列、技艺体验与创新实践,向青年学子展现畲族银文化的千年脉络与时代活力。

  景宁畲银博物馆珍藏着从唐代至今的 800 余件畲银文物,构成一部立体的畲族文化百科全书。在“银铸山哈”历史展厅,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从唐代银鎏金发簪的细腻錾刻中,窥见畲族先民从中原南迁的迁徙印记;在宋代缠枝纹银碗的鎏金纹饰里,触摸民族融合的生活肌理。最令队员们驻足的是镇馆之宝 —— 清代“凤凰冠”,这顶为畲族新娘定制的银制头冠重达 2.8 公斤,由 306 件银饰部件构成,主纹以錾刻、累丝工艺打造“双凤朝牡丹”图案,边缘镶嵌的 28 颗红绿宝石随光线流转,完美呈现畲族“凤凰崇拜”的文化基因。“每一件银器都是会说话的历史书。”讲解员指着民国时期的银项圈解释,其表面錾刻的“田”“禾”“雨”等符号,正是畲族古文字与农耕文明的视觉化表达。这些承载着祈福、记事、装饰功能的银器,不仅是畲族服饰文化的核心载体,更成为没有文字的畲族记录历史、传递信仰的“无字史书”。

  晨光为博物馆的银制屋檐镀上金边。这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文化载体,既是景宁畲族千年来与自然对话的智慧结晶,也是当代青年触摸传统、赋能传承的起点。正如博物馆门前的铜牌所刻:“银器有价,文化无痕 —— 每一次触碰,都是文明的接力。”

作者:骆潇潇 来源: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青囊畲韵”暑期社会实践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