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民族传统医药文化,推动非遗技艺传承,6月28日,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青囊畲韵实践队走进丽水市景宁县梧桐乡中心小学,在该校蓝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探访校内畲药园,开展畲族传统医药文化研学活动。
梧桐乡中心小学畲药园是展示畲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园内种植着铁皮石斛、鱼腥草、刺五加等多种特色畲药。在蓝老师的专业讲解下,实践队员们系统了解了畲药的生长习性、药用功效及炮制方法。
铁皮石斛,性甘、微寒,在畲药应用中,可治疗热病津伤、口干烦渴等,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其有增强免疫等作用,金黄色的花朵在园中绽放,独特功效与形态让队员们好奇不已;鱼腥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药性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常生于潮湿环境,其药用价值在畲族日常疾病防治中早有应用;刺五加则具“补中益精、坚筋骨”等药性,偏爱温暖湿润气候与特定土壤,是畲药里调理身体的一味要药。“畲族医药讲究‘一药多效、就地取材’,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经过畲医独特配伍,就能发挥神奇疗效。”蓝老师结合畲族民间用药案例,向队员们揭开畲药文化的神秘面纱。
活动现场,实践队员通过现场观察、实物触摸等方式,近距离感受畲药魅力,并就畲药现代化应用等问题与蓝老师展开深入交流。据悉,梧桐乡中心小学依托畲药园开展特色课程,将畲药知识融入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这一创新实践模式为民族医药文化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还面向该校学生开展了畲药文化科普宣讲,通过趣味问答、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文化传承意识。实践队队长“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畲药文化,让这份民族瑰宝焕发新活力。”
(文/刘苏娴 图/骆潇潇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青囊畲韵”暑期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