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从小事做起。”这句在课堂中稚嫩却坚定的宣言,成为2025年夏天最动人的回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禁渔护江清水阔,兴业育鱼绿梦长”实践团,走进无锡与江阴的社区课堂,把长江禁渔的理念播撒进一双双清澈的眼眸。
在无锡会北社区,孩子们围坐一堂,观看江豚回家的纪录片。当那张“会微笑的脸”出现在屏幕上,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团队成员趁机讲述禁渔的意义——“是为了让鱼儿有家,也为了让人类更幸福”。随后,课堂进入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回答问题,不少人第一次知道长江曾面临鱼类锐减的危机。
手工实践是课堂的另一大亮点。孩子们用拼贴画和黏土相框构建生态家园,他们画出的不仅是鱼儿和水草,更是对未来的期盼。一位小朋友在作品旁写下:“希望江豚永远笑。”这句朴素的话语,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社区工作人员评价说:“这样的活动有趣又有意义,孩子们在玩中学到环保知识,家长也受到启发。”实践团队更是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当理念通过孩子传递到家庭与社会时,环保的种子才真正生根发芽。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用耐心、创意与热情,点亮了孩子们的绿色梦想。他们相信,当更多青少年成长为环保的践行者,长江的未来必将更加清澈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