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盛夏,对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禁渔护江清水阔,兴业育鱼绿梦长”实践团的成员而言,注定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从问卷调查到社区课堂,从资料搜集到现场宣讲,他们在每一个环节中都用心投入,用行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团队由18名学生组成,带着对环保的热忱踏上实践之旅。初期,他们围绕“公众认知度”展开问卷调查。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既科学又易懂?如何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这些都成为他们的思考方向。经过多次讨论与修改,最终形成的调查问卷得到了较高的回收率,也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在宣讲环节,队员们同样面临挑战。面对孩子,如何做到既有趣味又有深度?面对成年人,如何避免说教式的灌输?他们不断调整策略,在理论讲解中加入案例,在手工课堂中融入环保知识。一次次实践,让他们逐渐找到最佳的沟通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磨炼中,团队成员实现了成长。有人克服了公众演讲的胆怯,有人学会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有人则在环保理念的传播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社会实践成为他们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让他们在真实场景中提升能力、锤炼心智。
社区居民与孩子们的积极反馈,也给予了团队莫大的鼓励。一位家长在问卷中写道:“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孩子学到了知识,我们大人也受益匪浅。”这种认可,正是对外国语学院学子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青年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中。他们坚信,守护长江不仅是环保的需要,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青春因责任而闪光,成长因实践而厚重。在“禁渔护江清水阔,兴业育鱼绿梦长”的社会实践中,这群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