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大学子携手电信公司开展“三下乡”科技下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30 关注:
来源:大学生之声
《青春赋能数字乡村:淮师大学子携手电信公司开展“三下乡”科技下乡活动》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号召,赋能乡村信息发展,2025年8月3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队,大二年级十名青年学子联合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共同前往蔡里,开展了主题为“打通信息动脉,筑牢安全屏障”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将高校学子的专业技能与企业资源有效结合,精准针对当前乡村面临的网络使用瓶颈与安全风险,提供多元化科技服务。
---活动亮点:校企联动,聚焦数字需求
1. 信号优化,畅通网络“最后一公里” 实践团联合电信公司专业工程师,对村镇周边手机信号覆盖情况进行实地勘察测试。共检测点位5处,记录信号盲区5个。 利用专业知识分析数据,协助制定优化方案,提升[重点区域如村委会、活动广场、中小学校]网络质量,让村民“刷抖音、看直播”更流畅。
2. 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全民反诈课堂开讲 针对农村网络诈骗高发的现状,实践团学生与电信反诈专员组成联合宣讲团。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播放自制/官方警示短片、剖析身边真实案例(隐去隐私)等方式,深入浅出地普及“刷单返利”、“冒充客服”、“杀猪盘”、养老诈骗等常见骗局识别技巧。* 现场发放宣传单页200份,手把手教会[多位中老年人使用反诈APP,获得村民“比亲孙子还耐心”的评价。
3. 智慧生活“轻管家”:手机应用一对一教学 设置“智慧课堂”服务台,聚焦中老年、务农群体的实际需求。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一对一、手把手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手机基础操作(清理内存、调大字体)、便民应用(医保缴费、社保查询)、网购技巧(辨别商品、退货流程)、短视频拍摄剪辑等。 帮助12位村民掌握了新技能,一位老大爷高兴地说:“终于学会了跟外地儿子视频,比打长途电话省钱多了!”
4. 数字鸿沟调研:倾听乡村真实声音 实践团设计调查问卷,围绕网络使用频率、障碍、安全防范意识、智慧应用需求(如智慧农业、电商)等维度进行深入访谈与问卷调研。 共走访农户28户,访谈村民76人(含村干部、留守老人、返乡创业青年等),形成初步调研报告一份,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依据。实践成效:赋能乡村,成长自我 “这次下乡让我真正理解‘科技为民’的含义。教会一位大爷用视频通话看到千里外孙子的笑脸,那种成就感远超过在实验室跑通代码。”*> —— 实践团成员 张伟 23大数据
服务广度与深度:活动累计服务村民70余人次,发放反诈宣传、智慧应用指南等材料200余份。校企协同成效:淮北电信分公司提供专家支持与物料赞助,深度参与活动设计与执行,充分体现产学研合作价值。
公司负责人表示:“学子们接地气的科普方式,有效弥补了我们常规宣传的不足。”社会反响积极:活动获得当地村委与群众的广泛认可。村委会代表评价:“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是真正解决了我们面临的问题。”
此次淮北师大学子携手淮北电信分公司的“三下乡”活动,不仅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帮助乡村居民跨越数字鸿沟、守护网络空间安全,也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国情民情,提升了社会责任感与服务能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青春风采。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