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埇桥区现阶段发展的深入了解
发布时间:2025-08-29 关注:
来源:大学生之声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作为安徽省宿州市唯一的市辖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载体。近年来,埇桥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埇桥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稳居全市首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正从传统的农业主导型向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工业方面,着力培育绿色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经开区、高新区等平台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推动“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全产业链发展。服务业活力不断增强,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成为新的增长点。
同时埇桥区作为宿州市主城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埇桥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便捷,京沪铁路、京沪高铁、连霍高速、泗许高速等穿境而过,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巩固。凭借此优势,埇桥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积极进展。
通过调研我也观察到埇桥区各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但是发展往往伴随着风险,现阶段埇桥区传统产业比重仍相对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规模有待进一步壮大,产业链条不够完整,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仍需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限,产业集群化程度有待提升。
城区与乡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城镇化质量和城市功能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需提高。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
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强劲,在招商引资、人才争夺等方面面临激烈竞争。同时,土地、环境容量、高端人才等要素约束趋紧,对高质量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这就需要政府带领群众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区战略,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创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同时,要利用长三角地理优势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强化“双招双引”,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落户。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护住环境,环境并不是发展的牺牲品。同时要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均衡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现如今埇桥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只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埇桥区必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开创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