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历史、砥砺担当,常州大学红色实践小队开启“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雨花台、张太雷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在不同红色地标中探寻信仰力量,汲取奋进动力。
雨花台:缅怀英烈,筑牢信仰根基 雨花台,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重要的牺牲地,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与忠魂。踏入这片庄严肃穆的圣地,队员们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敬献花篮、默哀致敬,以庄重仪式缅怀为理想献身的英雄。
沿着纪念馆展陈路线,从珍贵文物到史料影像,从革命故事到狱中绝笔,队员们深入了解先烈们为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惧酷刑、坚守信仰的伟大壮举。“信仰是无私的,是无畏的,是支撑革命者前行的力量源泉。”参观后,队员们感慨,雨花台的红色记忆,让大家深刻懂得“初心”的分量,更明晰新时代青年守护信仰、传承使命的责任。
张太雷纪念馆:追随先驱,感悟使命担当 张太雷纪念馆内,陈列着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的生平事迹。从投身革命的青春轨迹,到领导广州起义的壮烈篇章,再到“谋将来永远幸福”的初心坚守,队员们透过文物与史料,触摸先驱为革命事业披荆斩棘的热血脉搏。
在复原的工作场景前,在详实的书信手稿旁,队员们聆听讲解,探寻张太雷“愿化震碎旧世界惊雷”的革命理想。“他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青年革命者的担当。”交流分享中,队员们表示,要传承张太雷的革命精神,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以青春之我践行使命。
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致敬“人民战争”,凝聚奋进力量 走进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宏大的战役场景扑面而来。从战前决策的运筹帷幄,到战场拼杀的英勇无畏,再到百万支前民工的鱼水深情,“人民战争”的壮阔画卷在队员们眼前展开。
参观中,队员们被“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深深震撼——支前民工的独轮车、军鞋上的补丁、家书里的嘱托,生动诠释“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并肩战斗的胜利。”队员们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历史前行的根本,新时代青年要传承“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服务社会中发光发热。
青春践行:让红色基因“活”在当下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聚焦参观学习,还通过理论宣讲、短视频创作、社区分享等形式,让红色故事“走出去”。在校园,他们举办实践分享会,用亲身感悟传递红色力量;在社区,他们开展“红色故事进万家”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
“从雨花台的信仰传承,到张太雷的使命追寻,再到淮海战役的人民力量,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是一本‘活教材’。”实践小队成员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把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动能。
此次跨越多地的红色实践,让常州大学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读懂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姿,传承红色薪火,勇担时代重任,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作者:徐静怡、丁楷懿,、李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