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安市大桥畔村村支书振兴之路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12 关注:
来源:赵善庆 王荣华
一、调研安排
调研时间:2025 年 8 月 6 日 - 2025 年 8 月 10 日
调研地点:安徽省六安市大桥畔村
调研方式:实地走访乡村、访谈村支书
调查对象:大桥畔村村支书、乡镇干部、乡村企业负责人等
二、调研目的
本次 “三下乡” 访谈村支书调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紧扣服务基层宗旨,通过与大桥畔村村支书交流,把握乡村治理现状,梳理发展实践,倾听基层诉求,旨在让大学生深化实践认知,同时形成针对性建议,为乡村帮扶和治理优化提供参考,发挥实践活动桥梁作用。
三、调研内容
1、产业发展
产业布局与发展:大桥畔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村支书带领村两委成员引进适合当地的经济作物种植技术,鼓励农户尝试种植。此外,还在努力吸引外来企业入驻,希望通过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成果展示:经过努力,部分农户尝试种植的经济作物取得了一定成效,村民收入有所增加。村内的一些小型加工厂也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活力。
2、乡村治理
村级组织建设:村支书高度重视村党组织建设,严格规范 “三会一课” 制度,积极吸纳村里的优秀青年、致富能手等加入党组织,严肃党的纪律,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发挥党员作用方面,建立了党员包片联户制度,设立 “党员先锋岗”,让党员在政策宣传、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上,修订了村规民约,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制度,搭建议事平台,充分保障村民的参与权与知情权。
村务管理:村务公开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按月公示惠民政策、财务收支、重大事项等内容,村支书亲自审核公开内容,及时回应村民的疑问。财务管理采用 “村财镇管 + 村民监督” 的模式,村支书严把审批关,杜绝违规操作。矛盾调解工作依托村里的调解委员会和 “说事评理” 平台,村支书带头参与协调,多数矛盾都能在村内得到有效化解。
资源整合:在村内资源整合方面,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土地流转,将零散的地块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时,引导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整合闲置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统筹集体资金,重点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外部资源对接方面,村支书主动与相关企业、高校和帮扶单位联系,积极争取技术支持和项目投资。
3、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村内主干道已实现水泥硬化,但部分村组之间的支路仍为土路。全村已通自来水和电,供电基本稳定。4G 网络覆盖全村,不过部分偏远区域信号较弱,宽带普及率约 70%。
民生服务:村内有 1 所卫生室,配备 2 名乡村医生,能为村民提供基本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参保率达 98%,基本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村内有一所小学(1-4 年级),保障了村内低年级学生的上学需求。
政策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村支书都带头学习,并通过村民大会、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用村民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解读。组织村干部摸排村民需求,帮助符合条件的村民申请各项补贴和扶持政策,同时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农户。
村民满意度:通过与村民交流了解到,村民对村支书的工作总体较为满意,对村里的发展变化给予了肯定。
4、生态与文化
生态保护实践:村支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划定了耕地保护红线,严禁非农占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
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 “三清三拆” 工作,清理村内垃圾、淤泥、杂物,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和 “空心房”。对拆除后的地块进行合理规划,部分改建为文化广场或小菜园。同时,增设垃圾桶,组建保洁队,定期对村内环境进行清扫,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
文化传承与活化:村里保留了一些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中秋等节日会有聚餐等活动。村内有 1 个文化活动中心,但日常文化活动相对较少,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不多。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村庄的发展亮点与存在问题
发展亮点:大桥畔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六安市近郊,紧邻城市主干道,交通相对便利。村内水资源丰富,地势平缓,气候温和,适合农作物生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村庄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存在问题:村庄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特色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基础设施仍不完善,部分村组支路为土路,影响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村民的需求。青壮年大量外流,导致村内劳动力不足,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
五、调研背景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发展大局。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能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桥畔村作为六安市近郊的村庄,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正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振兴之路,目前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六、调研意义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与大桥畔村村支书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村庄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状况、村民生活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内容,对大桥畔村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调研,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对于我们今后深入研究 “三农” 问题、参与乡村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帮助。
调研人: 赵善庆
2025 年 8 月 10 日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