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田野上,农业的智慧往往体现在对土地的尊重与时间的巧妙安排上。烟薯轮作,这种将烟草与甘薯进行有序轮换种植的模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越来越多的土地上奏响一曲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和谐共鸣的乐章。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烟-薯’共富,河洛飘香”实践团成员们于2025年7月27日前往洛阳市洛宁县烟草工作站推广烟薯轮作增产模式,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铮铮誓言。
一、步履丈量:解码烟薯轮作“芒履踏破垄头怅,轮作烟薯解农章”:2025年7月27日,实践团成员化身“田间访查员”,在张小梅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植株颜色变化,仔细记录红薯生长态势,利用专业知识分析作物生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将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有机结合,不仅对烟薯轮作增产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进一步掌握了基本的农事操作技能。
二、智慧星火:散播技术之光“信息穿梭互联网,创新不止谱新篇”:在乡村学思践悟,以专业所学助力乡村振兴,是实践团成员们的共同想法。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对高效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合理施肥等种植的关键环节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让科技为农民助力,让科技为农业赋能。
三、身体力行:孕育双赢果实“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烟薯轮作实践基地,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有序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各小组对袋装样本进行系统整理, 认真记录植株高度、薯块数量等数据并对作物生长周期、土壤生态等指标开展定点监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轮作模式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四、青春烙印:厚植乡土情怀烟薯轮作,是古老农耕智慧在现代农业中的精彩演绎,更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深度融合的生动典范。它像一座精巧的生态桥梁,连接着土地的活力与农民的期盼,让“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在希望的田野上交相辉映。推广和发展烟薯轮作,不仅关乎产业的兴旺和农户的福祉,更是我们向土地表达敬意、为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的责任之举。这颗双赢的果实,值得我们用心去浇灌,使其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