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援青丨南通大学研究生高原行 为青海卒中防治注入“青春动能”
为深化东西部医疗协作,服务健康中国战略,2025年8月6日至9日,南通大学医学院“新丝路,健康行”健康服务团跨越2000余公里,奔赴青海省西宁市及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与医疗援建活动。团队紧扣脑卒中防治主题,通过定制化科普宣讲、精准化基层调研等多元形式,将江苏先进医疗经验源源不断输入高原,为江苏省对口援建工作提质增效注入青春活力。
活动首日,团队便在西宁市多点开展卒中防治“攻坚战”:针对医护人员、青少年、官兵及消防指战员等不同群体特点,量身定制讲解内容,系统阐述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快速识别技巧及应急处置流程。活动发放防治手册800余份,直接覆盖1000余人,显著提升了各类高危人群防治意识,为构建多层次防治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次日,团队将目光投向基层,着力开展深度赋能工作。团队赴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参加国家“百万减残强基行动”青海站座谈会,与长期坚守在此的援青专家们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高原地区卒中防治的特色路径;随后,团队马不停蹄奔赴河西镇团结村,在牧区一线开展健康宣讲与义诊服务活动。研究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演示“中风120”识别法及相关急救知识,并向村民发放300余把印有急救流程的宣教小扇子。“扇子既能纳凉又能救命!”当地群众的赞叹生动道出了活动的实际成效。
此次实践,是医学青年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生动写照。此次团队负责人刘阿杰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带着江苏卒中防治的成熟经验踏上高原,更带着对这片土地健康需求的理解开展工作。这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心与心的交流。”
此番跨越2000余公里的青春实践,正是新时代医学青年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先锋注脚。团队以专业之力破解高原疾病防治难题,用创新宣教打通健康惠民“最后一公里”,在长江源头绘就了东西部医疗协作的生动图景。当急救知识随清风送入牧帐,当卒中防治理念深植雪域心田,一支支青年医疗队正成为筑牢民族地区健康屏障的关键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写下蓬勃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