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经济活力、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特别是疫情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为深入探寻互联网家装领域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7月29日,“数智微光:长三角一体化企业跃迁计划团队”三下乡团队走进安徽省合肥市安徽期奇互联网家装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公司大门 汤高峰 供图
志愿者首先探访了企业的办公场景。该企业扎根于政务区的创业园区,办公区域以“线上线下融合”为特色:开放式办公区里,员工们对着电脑屏幕处理装修方案对接、客户咨询消息,桌面散落着户型图草图和材料色卡;旁边的样板展示区不大,却陈列着从合作装修公司调来的地板、瓷砖、涂料等样品,墙上的电子展板循环播放着不同风格的装修完工实景。休息区的书架上摆着各类家装设计杂志,茶几上的绿植为忙碌的空间添了几分生活气息。随后,志愿者了解到企业的基本情况:2016年成立,现有员工22人,核心业务是依托自主开发的线上平台,上游链接本地30余家装修公司,整合设计、施工资源,下游为客户提供从户型解析、方案筛选到施工监理的全流程家装中介服务。

工作场景 汤高峰 供图
紧接着,志愿者围绕企业的发展历程展开采访。公司经理王祥回忆道,创业初期正赶上互联网向传统行业渗透的浪潮,当时大家发现装修市场存在“客户找靠谱公司难、公司获客成本高”的痛点,便想着用线上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客户能在网站上看案例、比报价、查评价,装修公司能精准对接需求,靠着这份“让家装更透明”的思路,企业头三年客户量每年都翻倍。

调研团队与经理交流心得 汤高峰 供图
谈及核心竞争优势与当下困境,王祥直言“成也时代,难也时代”。优势在于多年积累的“向信任”:对上游装修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资质审核和服务评级体系,合作方违约率低于5%;对下游客户,打造了“装修资金第三方托管”“节点验收满意再付款”的机制,客户复购推荐率达35%。而困境则直接来自房地产行业的连锁反应:这两年新房成交量下滑,装修需求跟跟着着缩水,平台月均订单量比2021年减少了近一半。更棘手的是,同行扎堆涌入后,线上推广费用涨了两倍,以前花100块能引来3个咨询,现在只能换来1个,利润薄得像层纸。
采访最后,王祥感慨道,互联网家装不是简单的“线上拉活”,而是用技术让行业更规范。哪怕现在难,他们也在调整方向,比如推出“老房局部改造”“智能家居加装”等轻量级服务,还和物业公司合作推广“装修后保洁+甲醛治理”打包业务。他希望政策能关注到这类“连接型”小微企业,比如给予线上平台技术升级补贴、牵头组织行业资源对接会,让大家能在寒冬里喘口气。
采访结束后,志愿者们参与了三天的实践工作。新闻专业的志愿者帮企业整理了客户口碑故事,用于线上宣传;数据专业的志愿者协助分析了近半年的订单数据,梳理出高需求的装修风格和服务类型。在实践中,志愿者们不仅摸清了平台如何匹配装修公司与客户、如何跟进施工进度,更感受到了团队成员在电话里耐心安抚焦虑客户的温柔、讨论新服务方案时的激烈争辩,以及午休时分享行业趣闻的笑声。这些真实的片段,都成了此次调研最鲜活的注脚。“期遇新生,奇筑家巢”,企业与志愿者们都将带着这份对行业的观察与思考,在各自的赛道上继续探索前行。(通讯员: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