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淮师学子三下乡:解码段园葡萄“甜”里的“忧”

发布时间:2025-08-06 关注:

来源:乡土经济市场调研队

盛夏时节,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的万亩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丰收在望。然而,这份“甜蜜”背后,果农们却有着不少“甜蜜的烦恼”。6月29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乡土经济市场调研队”的队员们走进段园镇,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围绕葡萄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倾听民声,探寻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密码”。
  
  图片展示了团队成员深入田间,细致观察葡萄的生长状态,并深入研究其栽培技巧
  
  图片展示了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调研发现,当地葡萄种植呈现鲜明特点,也面临多重挑战:
      产业单一,靠天吃饭:葡萄是段园农户的“命根子”,但也是“风险源”。队员们走访的多户果农均表示,葡萄收成“看老天爷脸色”,一场异常天气就可能让一年的辛苦“泡汤”。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个体经营,销售掣肘:“都是各家种各家的,葡萄熟了,要么等果商上门收,价钱人家说了算;要么自己拉去集市摆摊,费时费力。”果农的话道出了销售困境。个体化生产模式下,农户议价能力低,主要依赖传统收购商和集市零售,即使产量可观,”高昂的运输成本”也吞噬了相当一部分利润。
      基础有优有劣:农田灌溉用水相对便利是优势,但种植户普遍反映田间“生产道路状况不佳”,影响物资运输和采摘效率。
      链条短缺,潜力待挖:当地缺乏葡萄深加工企业(生产场),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同时,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业态近乎空白,未能与特色种植业形成有效联动,错失增收机会。
  “信息不畅、渠道单一、基础设施短板是制约老乡们增收的关键。”团队成员宫子豪在整理问卷数据后深有感触。面对种植户普遍反映的“增产不增收”、缺乏市场主动权等问题,队员们结合计算机专业所长,重点探讨了搭建本地化农产品信息平台、引入电商直播拓展销路、利用数据分析辅助种植决策等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力求为破解销售难、提升产业韧性提供新思路。
  
  图片展示了团队成员与当地村委会成员周敬在葡萄种植园的合影。
  此次深入田间的调研,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实践课,更彰显了淮北师大学子服务乡村的责任担当。团队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系统梳理调研数据,撰写详实报告,提出涵盖“完善基础设施、拓展销售渠道、探索农旅融合、推动产业组织化、引入信息技术”等维度的具体建议,并积极向当地有关部门反馈,力促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当地葡萄产业升级、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实际动能。淮师大计算机学子以实际行动,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