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点的滨湖校区工科楼B307教室,键盘敲击声仍此起彼伏。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的积分榜突然刷新——23级学员成功攻破一道动态难度五星的Reverse题目,团队积分跃升38分,欢呼声划破静谧夜空。这是淮北师范大学CTF学科竞赛集训队高强度特训的日常缩影。
2025年6月,由黄梓涵领衔的12人ctf攻坚竞赛开启为期16天的封闭集训。这支以23、24级信息安全专业学生为核心的队伍,通过“闯关式学习+分组对抗+动态难度流形”的创新模式,在GZCTF平台上完成从环境搭建到8小时模拟赛的全流程淬炼,为冲击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蓄力。

(集训演讲)
一、精密部署:五阶段攻坚打造CTF作战体系
阶梯式训练架构
Day1:GZCTF平台部署;Docker容器安全隔离
Day2-4:五大方向赛题研发;盲盒挑战机制激活创意
Day5-6:工具链配置与攻防演示;专家诊室实时答疑解惑
Day7-14:模块化专项训练;动态难度流形系统
Day15-16:8小时模拟赛+直播复盘;分组对抗积分榜
在平台维护组搭建的云服务器上,团队采用快照回滚+行为审计双重保险,确保赛题零泄露。题目设计组开发的“古典密码盲盒”“Web漏洞寻踪”等特色题目,融入社会工程学、物联网安全等前沿领域。
二、创新引擎:三大突破破解传统集训痛点
1.动态难度流形系统
根据学员实时积分自动调整题目难度层级
24级学员感慨:“系统像‘段位匹配器’,每次突破瓶颈就遭遇更强挑战”
2.竞技化任务体系
闯关式每日任务:完成隐写分析获得“侦查兵”徽章,攻破Pwn题解锁“爆破专家”称号
分组对抗:将12人分为两队,通过漏洞互测提升实战敏锐度

(队伍积分排名)
三、硬核实战:8小时高压对抗检验淬火成色
模拟赛战报
赛制:积分赛制+隐藏彩蛋题
复盘环节采用直播讲解+错题重演模式,主讲师演示如何通过Docker逃逸检测发现环境配置漏洞,学员直呼“比看十篇技术文档更直观”。

(赛题讲解)
四、安全基座:三层防护网守护训练生态
技术防护矩阵
集训期间累计触发防越权攻击警报7次,平台维护组通过日志溯源锁定异常行为,确保训练环境纯净。
五、薪火相传:从实验室到全国赛场的进阶之路
12名学员人均掌握3类以上CTF工具链实战应用
24级学员从零基础到48小时独立解出中等难度Web题
动态难度系统像位严厉的AI教练,积分榜的每次波动都在提醒我们:网络安全战场没有舒适区。”队长刘子轩在实践总结中写道。这支年轻战队已带着16天淬炼的解题报告、部署文档、攻防案例等15类成果资产,踏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征途。
当滨湖校区教室的最后一盏灯熄灭,服务器日志里留下多次攻防对抗记录。这些由二进制代码编织的青春战歌,正在为中国网络安全人才库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