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石榴红映青春路:淮师计科学子探寻淮北石榴文化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05 关注:

来源:陈雨婷

【淮师计科学子走进石榴园:乌金携史织春色】
七月,淮北烈山区的石榴园,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将“淮北红”浸染得愈发浓烈。2025年7月6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金携史星河转,共织淮北满城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对乡土文化的探寻之心,走进了这片孕育甜蜜的土地。团队成员们遍布葱郁果园、古朴建筑与静谧展馆,用双眼观察,用心去触摸,感受石榴产业背后深厚的历史积淀与蓬勃的时代脉动。
一座掩映在石榴林旁、颇具地方特色的古朴建筑小镇便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

图1为团队队员们在石榴园外特色建筑前合照
这个石榴小镇,与周边现代化的果园设施形成鲜明对比,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与石榴结缘的悠长岁月。队员们驻足凝视,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感与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石榴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深情。
走进淮北的中国石榴博物馆,历史的画卷在队员们眼前徐徐展开。
                                                                         
图2为石榴古籍绘与文
馆内陈列丰富,从古老的石榴种植农具、泛黄的文献记载,到详尽的品种演化图谱、历代文人墨客咏颂石榴的诗词书画,系统展示了淮北石榴从引种栽培到成为地方名产、文化象征的辉煌历程。团队队员们放缓脚步,在一件件展品前凝神细看,指尖轻轻拂过展柜玻璃,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尘封的岁月。
                                                                       
图3为石榴雕塑喻团结
尤其是一幅详尽的石榴“族谱”或是一块记载着石榴作为皇家贡品历史的碑刻,让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眼前这火红的果实,承载的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淮北人民千百年来辛勤劳作、智慧创造与文化传承的结晶。原来一颗小小的石榴,背后竟有如此波澜壮阔的故事,它早已融入了淮北的文化基因。
深入石榴园,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饱满的石榴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团队成员们穿梭在挂满“大红袍”、“水晶籽”的果树间,近距离观察石榴的生长状态,感受着丰收在望的喜悦。
                                                                      
图4为团队成员们托举着石榴
镜头捕捉下这样一个动人瞬间:团队成员们小心翼翼地从枝头托起一个沉甸甸、色泽鲜艳的成熟石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团队成员稳稳地托举着这颗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果实,眼神专注而明亮。红彤彤的石榴与青春洋溢的脸庞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这不仅是对劳动果实的珍视,更像是一种象征——青年一代用双手承接起这份来自土地的甜蜜馈赠,也托举起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期许。托着它,感觉沉甸甸的,是果实的重量,更是我们这代人助力家乡特色产业发展的责任。
从园外见证历史的古建,到博物馆里承载记忆的展品,再到果园中生机勃勃的果实,团队成员们触摸到了淮北从“乌金”(煤炭)时代走来的转型轨迹。石榴产业,正是这片土地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璀璨“春色”之一。它连接着厚重的过去,也链接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团队成员们认识到,传承石榴文化、助力产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理解。我们“星河”(数字时代青年)的使命,就是用心去感知这份历史的温度,用行动去守护和擦亮这份属于淮北的“红”,让历史文脉与时代发展在石榴园里交相辉映,共同编织淮北生机盎然的满城春景。
带着果园的芬芳、博物馆的历史气息和心中沉甸甸的感悟,团队成员们踏上归程。此行,团队成员们不仅看到了石榴的“红”,更触摸到了其背后跳动的文化脉搏与时代精神。那份在博物馆感受到的厚重,在园外古建前萌生的敬意,在托举石榴时体会的责任感,已如饱满的石榴籽般深深嵌入队员们的心田。团队队员们表示,将把这份对淮北石榴文化的深刻认知和真挚情感,转化为未来学习实践的动力,无论身处何方,都将成为淮北石榴文化的讲述者和产业发展的关注者、支持者。淮北的“石榴红”,已在青年学子的心中,愈发鲜艳夺目。
 图:陈雨婷 张博/文:陈雨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