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昌四珍非遗探研:特色畜禽与传统工艺协同传承计划”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走进荣昌折扇厂开展非遗文化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解、亲手制作折扇,在方寸扇面间感受千年技艺的文化魅力。
(图为荣昌折扇制作材料 王娜摄)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系统介绍了荣昌折扇的历史与工艺特色。作为“中国三大名扇”之一,荣昌折扇始于明代,其制作需历经16个工段、145道工序,从选料到成型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智慧。传承人特别展示了夏布折扇的独特工艺——以本地特产夏布为扇面,轻薄透气,图案融入荣昌猪、荣昌陶等地域元素,彰显非遗与地方文化的
创新融合。
(图为部分荣昌折扇 杜文卓摄)
在实践环节中,实践团成员在传承人指导下体验扇面制作。从工具使用到细节处理,成员们专注聆听、认真操作,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精妙。“亲手绘制扇面的过程让我感受到,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基因的活化。”实践团成员感慨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非遗传承人的合照 张秫摄)
此次探研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荣昌折扇工艺的认知,更激发了实践团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思考。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探索“特色畜禽+传统工艺”的协同创新路径,助力荣昌非遗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