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昌四珍非遗探研:特色畜禽与传统工艺协同传承计划”实践团走进加合夏布传承基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夏布制作全流程,近距离感受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图为夏布技艺人为实践团成员讲授相关知识 郑郁川摄)
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夏布的核心原料苎麻,开启了一场沉浸式非遗体验。在扎染环节,大家手持苎麻方巾、围巾,用工具精心绑扎出各式图案,再将其浸入染缸。当布料取出、拆线的瞬间,蓝白相间的花纹逐渐显现,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染色技艺的奇妙。
(图为实践团成员以及指导老师与夏布扎染成品合照 李湘摄)
在绩纱体验中,学子们尝试将坚韧的麻纤维捻成均匀的纱线。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考验耐心与技巧,不少同学在多次练习后才掌握其中要领,深刻体会到“一丝一缕皆辛苦”的内涵。随后,大家还参与了夏布纺织实践,在老艺人的指导下操作传统织布机,随着木梭穿梭,看着麻线逐渐织成布帛。 此次实践活动,让学子们在动手体验中深入了解了夏布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制作流程,不仅收获了非遗技艺的实践经验,更增进了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的认知,为非遗的年轻化传播注入了新活力。